· 2016-04-13 · 来源:财经 |
标签:国际货币基金;负利率;财经 | 打印
| 纠错 |
日前,6所央行已引入了负利率政策。这项政策引发了评论家的批评声,却得到了IMF的赞同。IMF认为,央行的负利率举措可以带来进一步的货币刺激,并缓和当前的金融形势,但从长远来看成效果有限。
周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部分国家央行推行的负利率政策可以带来进一步的货币刺激,并缓和目前的借贷形势。
日前,六所央行已引入了负利率政策,其中以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以及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最为引人注目;以产出计,目前约有四分之一的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官方利率低于零的情况。
这是由于各国央行将存款利率调低至负值区域,从匈牙利的负5基点到瑞典的负125基点不等,这本质上是对存款进行征税。
IMF金融顾问、货币资产市场部门经理Jose Vinals在报告中写到:“我们实行名义负利率的经验有限,但我们初步认为,负利率从总体来看可以实施进一步的货币刺激,并缓和金融形势,刺激需求并支持价格稳定性。”
IMF将于下周召开华盛顿会议,并在会议前发布了这份报告。
瑞典、丹麦和瑞士三国首先开启负利率先河,意在遏制欧元货币升值;此后,匈牙利央行也加入到负利率大军中来。
然而,评论家指出,央行推行负利率政策,尤其是日本央行的政策未能做到推动经济增长或是提振通货膨胀,是央行绝望的信号。评论认为,目前需要的是增加政府的开支,而不是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外,评论家还称,央行的负利率举措可能会加剧金融市场资产泡沫,并缩小银行的利润空间,从而对国家经济构成伤害。
另一方面,IMF称,目前的证据都表明,负利率推动投资者跳出了对低风险政府债券外的投资,并削减了公司的贷款成本。
对银行而言,形势是错综复杂的。但银行称,尽管负利率政策使净利润空间收到挤压,在大部分案例中,放款利率却都下降了。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负利率政策的效应是有限的。长期推行负利率会导致现金结算的上升,最终损害到这项政策。
IMF还警告称,从长远看,负利率可能会削弱寿险公司、以及储蓄机构的活力,鼓励过度的冒险行为,并助长金融市场泡沫。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