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3日讯(记者 孙朋浩) 连续的雾霾、沙尘让国内环保形势异常严峻,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美丽中国”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呼声。
“美丽中国”的实现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去,需要各方面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建议。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从经济学角度去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只有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才有望让“美丽中国”从梦想走进现实。
环境问题背后的经济逻辑
中国当前出现的环保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由其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所内生和决定的。全国政协委员、原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发展阶段问题,目前的中国还是制造业为主,能源消耗大;另一方面管理不完善,污染治理方面的执行力需要更一步加强。
“所谓发展阶段,就是说我们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已经变成服务业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一般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5%到20%之间,服务业占75%到80%,农业一般占5%。”林毅夫委员说,以服务业为主,能源使用的少,污染就少。“目前,中国还是以制造业为主,当然能源用得多,石油用得多,煤炭用得多,污染就会多”。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表示,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最主要的还是要提升发展水平和调整经济结构。未来中国既要向结构调整要速度、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要向结构调整要建设“美丽中国”的秘诀。
建设“美丽中国”资金投入要跟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发展一个区域或者一个行业,要实现资金、土地、人这三个基本要素向这个区域或者行业流动。
“当前治污的关键,就是要把环保投入变成‘硬约束’。我国经济总量大,但环保投入相对小,应提高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
据预测,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环保发展目标,我国至少年均需要在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资5000亿元—10000亿元。
加大资金投入需要发挥多种主体的积极性。从国家财政来看,2013年节能环保支出2101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8.8%。此项支出主要用于大气污染治理、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等。
从商业银行来看,“目前绿色融资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仅为1%左右,资金缺口高达现有融资的20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全国政协委员、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采访时说,“应充分发挥银行资源配置枢纽作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领域流动和集聚,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未利用土地整治,实现百姓、企业、环境的三重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说。
一方面要给予环保行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对于环保企业,应当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政策,免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及所占土地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贾康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必须改革资源税。可先征收碳税,对企业碳排放量以每吨5到10元的标准征起。不过,前提是要降低企业所得标准税率,保证加上环境税后企业总的税负不会变重,体现改革的双重红利。
土地和人才须同步支持
实现“美丽中国”的进程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城镇化是必然趋势,但更应该是自然而有序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主张节约型的城镇化,反对浪费型的城镇化。”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一旦决策失误,把钢筋混凝土拆了重建,损失很大。因此要加强法规意识,以城市规划作为约束发展的轨道”。
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对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说,在中国土地是稀缺资源,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胡存智委员指出,国土部已建立起一套用地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了三年的试点,未来将在全国推广应用。这套体系叫“集约节约用地的考核标准”,是一整套的考核标准。目前主要在开发区进行试点,如果开发区在土地利用效率上未达标,扩区和升级将会受到限制。
这就意味着节省土地的环保企业会得到更多的土地支持,而浪费型企业的发展在土地审批方面将会受到更多限制。
在实现“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人才助力。当前国内环保人才需求呈现“井喷”状态,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全国将新增环保人才需求15万人,存在较大人才缺口。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朱星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美丽中国’人才培养要跟上,相关院校应加大这方面的师资投入和资金投入,尽快弥补环保人才缺口。
企业家委员勇担责任
“美丽中国”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离不开市场主体——企业的大力支持,多位企业家委员在参加政协会议期间,公开表示将承担相应责任。
如何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谢克昌对能源企业提出了建议,应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实施清洁煤战略,提升油品标准,促进油品升级。对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实行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双控制;实行煤炭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调整能源消费的空间布局,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幅度降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空气污染严重区域的煤炭消费量;加快提升油品标准,主动改进技术、积极推动汽柴油油品升级;重点关注城乡结合部和郊区的面源污染,继续完善推行“热电联产”政策,有效控制小锅炉污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说,中石化已连续投资上千亿,改造老设备,同时提高新设备的标准。
“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环保的钱一分也不能省!”傅成玉委员说,现在治理费用上,每年都要花两三百亿,因此对于环保的问题,企业要先行,要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变化。以前中石化建在所谓的郊区,而现在属于城市中心的一部分,若有污染,老百姓不允许。而对于企业而言,让职工落上职业病,伤害的就是职工,最终伤害市民,伤害自己的后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在参加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时表示,作为能源企业,不仅要为世界带来光明,也要为下一代留下碧水蓝天。
李小琳说,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了很大发展。水电、风电装置世界第一。但同时风电、光伏也成为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难点。她建议,首先加强价格要素正确引导,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价格实施要到位。其次,国家要大力鼓励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再次,加强产业规划。风力发电应大力推进分布式电网与智能电网的结合。
除了能源企业的大力支持,金融行业的企业家也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专访时表示,国家应加快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国际上通行的实施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化手段,对遏制污染物排放和健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吴焰委员认为需要加快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快推动全国性的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三是进一步细化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财税支持;四是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绿色信贷的联动机制。
借用一位省委书记的话为本文做个结语,“环保问题已经不是一般的经济问题,处理不好,将来可以是政治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墨西哥城,至今尚未走出拉美化的中等收入陷阱。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当引以为戒,唯有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永续发展的负责态度,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才能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