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黄友义委员: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
本网记者 曾文卉 • 2013-02-2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导语】“文化走出去”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是此次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针对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以及传统外宣刊物的改革和转型,《北京周报》记者曾文卉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进行了独家专访。

 

黄友义谈中国文化走出去

《北京周报》:目前,在谈到文化走出去时,很多人总是习惯对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2009年您在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中主持的一场题为“国际汉学与当代中国”的重要活动时,特别强调“当代中国”,请问,我们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是不是也要突出当代中国的因素?

黄友义:对,我依然是这个观点。外国人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现在,外国人跟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连,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生意、学业、就业、旅游方面的交往,需要了解当代的中国。因此,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时候,不能光介绍传统,现代的中国他们也很感兴趣。

我经常问他们想了解什么,他们回答想了解中国的电影、电视、家庭生活、年轻人、住房问题、就业问题、升学问题、婚姻问题,问得都是现在的事情。随着中国的发展,出口商品增多,出国人员增多,请进来的外国人增多,中国与外国人的生活联系愈加紧密。所以,他们更需要了解中国的今天是什么样的。在对外介绍中国时,传统是永恒的话题,但也应该增加更多的对当代中国的介绍。

 

黄友义谈传统对外报道的转型

《北京周报》:在新媒体迅猛发展以及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像《北京周报》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外文刊物应该如何实现转型?如何发挥好对外宣传的功能?

黄友义:《北京周报》虽然是个传统刊物,但也是个新鲜的刊物。它的侧重点在介绍当代中国的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经济改革、外交政策等。它虽然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媒体,但内容一直是现代的。现在大家强调改革,改革改的是管理制度,不是工作性质。《北京周报》面对的是高层次的外国读者。如果没有《北京周报》,外国人通过什么用外文了解中国的时政和高层?看《北京周报》的外国读者基本都是中上层人士。

有一次坐飞机,我跟旁边的人聊天,他是加拿大的建筑商,专门做超市的,来中国旅游。我问他对中国的印象,他说对中国感觉很好,但就觉得自己跟瞎子似的。正好我从座位底下发现了一本《北京周报》递给他看,他翻了一页,是讲上海的税制改革。他说,虽然自己不一定马上要和中国做生意,但要了解中国,中文的东西看不懂听不懂,这本英文的《北京周报》对他很有意义。这次旅游回去后他决定订阅《北京周报》。

《北京周报》面对的读者是高层次的想了解中国的,这个性质比较明朗。转制只是转变管理制度,怎样引进市场机制提高竞争力,任何一个刊物都应该面对市场找到自己的活力。现在中国很多企业想要走出去,有的企业知道利用《北京周报》。要让外国人了解自己企业,不能指望外国媒体,要依靠中国媒体,首先就应该选择《北京周报》,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和你合作,那《北京周报》就应该走出去,去跟更多的企业接触,告诉那些企业,我能够帮你在国外扩大知名度。例如中海油收购尤尼科,遭到美国国会还有美国媒体的反对和阻挠。其实这是一场正常的商业交易。但我发现没有一家中国媒体能够给中海油在国外做些解释和宣传。因此,我们的期刊要改制,要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我们的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为市场化服务上面来。

对外宣传是《北京周报》的强项,我觉得还是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北京周报》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它能够把中国的故事用外国人能理解的语言讲出来,但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北京周报》要通过自己的记者编辑把外国人不理解的事情说清楚,特别是把与外国人有关的中国政策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而不是照抄文件。《北京周报》面临的一个困难就是接触到的素材大部分都是对中国人讲的,是官样文章,官方文件,但这些内容里有很多对外国人有用,就要提炼出来,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觉得,《北京周报》的优势在于把中国的政策用外国人熟悉的语言解释清楚,在这方面《北京周报》的作用非常大,《北京周报》的活力就在这里。

同时,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媒体走出去。过去只有《北京周报》一个英文周刊,现在有了日报,有了电视,有了新媒体,媒体增加了,能够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更多的受众,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的结合更加密切,即使遇到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还是很大,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对外媒体是世界第二大吗?不是的。我们的媒体力量还非常薄弱,在数量、形态、形式上都应该增加。

我认为,关键是要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来办好这些刊物。比如营销,如果文章是给美国读者写的,一定要了解美国读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喜欢的语言、语气是什么,不是按照我们编辑记者的想法来写文章,而是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回答他们的疑问,这才是办好刊物的关键。

 

黄友义谈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北京周报》: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传统媒体应当如何应对?

黄友义:所有的传统媒体都一定要追踪新技术、掌握新技术,但是不等于要把自己的传统产品都关掉。

我三个月前到《华尔街日报》参观,被告知有这样一个现象,《华尔街日报》的印刷版发行量在增加,电子版也在增加,但只要印刷版发行量增加,广告收入就增加,而电子版发行量增加,广告收入却不增加。在美国这个新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电子出版物怎么盈利还没找到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华尔街日报》不可能把纸质版关闭,不然就没有广告收入来源。因此,传统媒体的传统纸质形态依然能发挥作用,不是说有了新媒体,纸质媒体就没有生命力了。我觉得,现在应该两条腿走路,用新媒体吸引年轻读者,但白纸黑字印出来的纸媒依然有生命力,图书馆、研究机构还有中老年读者等还是喜欢纸媒。

我认为,所有传统的外宣刊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内容一定要让外国人喜欢看,这是一种软功夫,我们的媒体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此外,要跟国际市场相结合,现在中国跟国际市场是一体的,媒体也不能游离之外,不能高高在上,要把自己当作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主体来办好刊物。

 

黄友义谈对外宣传方式方法的创新

《北京周报》:应该如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黄友义:首先要创新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比如有视频,网络,比如ipad的出现给所有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定要接触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不一定带来商业利益,但是宣传效果是好的。二是运营手段的创新,过去都是自己在编、自己在印。《北京周报》要扩大在北美的宣传,要在当地雇用美国雇员,中国雇员要跟当地人一起采写适合美国读者的文章,更多地利用当地的编辑,还要在发行上和当地媒体合作。也就是说,创新是多方面的。

我们的外宣要回应外国人的关切,关键是要找准外国人的关切是什么,然后再用外国人习惯的语言来回应。例如,外国人特别关注的中国经济威胁论,他们认为就是威胁。的确,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他们在利益上存在冲突,这点要承认,所以,要把怎样做能够达到双赢跟他们讲清楚。还比如,外国人对中国大量出口有意见,我们要把话讲清楚,是因为他们的某些传统产业因为成本较高、手段落后而垮了,并不是我们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同时,我们对外也要表达我们的感谢,如果他们不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出口就会减少,很多外向型企业就会遇到困难,很多工厂就会关闭。世界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承认各国之间有很多利益共同点,要知道感谢别人。这种故事要讲得让外国人能听得懂,才能把中国文化真正介绍出去。这个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表达和传递。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习近平赞新一届政协委员发言直来直去
王岐山:反腐既要打持久战也要打歼灭战
多家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今日上调10元
卫生部长:解决奶粉问题不需花太长时间
人社部:养老金双轨制正在进行顶层设计
刚果(金)客机坠毁至少30人死亡
奥巴马1天提名能源局长等3名内阁人选
巴基斯坦流亡前总统穆沙拉夫欲回国竞选
温家宝: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九年回顾 中国将向壮丽中国梦进发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养老金之困
外国人眼里的科学发展观
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中国与美欧日的稀土“博弈”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