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迈步走”中焕发青春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让非遗在“迈步走”中焕发青春
• 2012-05-29 • 来源:光明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活在村里,活在老百姓心里,才能火下去”——传播和扎根不偏废

当一项传统技艺拥有“迈步走”的底气之后,如何借媒介传播为其助力,是当今信息时代值得研究的问题。李荣启指出,除了项目传承人自身的努力,政府应主导并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还拿少林武术来说,如果没有《少林寺》、李小龙、成龙电影的热映,中华武术的传承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陈小申说。范周则进一步提倡“传播式保护”,即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方法,影响受众,使非遗财富的魅力得到充分体认。他还把眼光投向世界,认为优秀的民间技艺应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作为中华文化使者步入国际舞台。

“高雅艺术、时尚元素、西方文化……随着信息闭塞时代的结束,人们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是很多民间技艺发生变异的重要因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薛艺兵等人则不无忧虑地看到,立体化传播是一柄双刃剑,既传扬了非遗技艺,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非遗面貌。

对此,傅谨认为,我们的官员、学者和民间艺人应养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充分的自信和爱惜。也正是因此,土生土长的非遗技艺走出国门、惊艳世界固然可喜,但更值得期待的是,这些传统技艺能够重新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焦点,在乡村里、群众间热起来。“如果河北人都不喜欢评剧,其他地方人凭什么喜欢它?一种文化只有活在村里,活在老百姓心里,才能火下去。如果乡亲们仍然把会唱地方戏的人看成村庄的骄傲,如果老百姓热爱和继续自己的传统,那非遗才能有真正光明的前景。”贾磊磊也呼吁,不能把非遗的传承开发和当地人的生活隔离起来,非遗一定要在它萌芽的文化土壤上才能健康生存。因为,“我们要的不是一种专供学者讨论的文化,而是一个能够生根、开花、结果的文化”。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我国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
驾驶人17条新规9月底前全面落实
2015年中国有望成世界最大消费市场
中国欢迎菲律宾尽快派驻华大使到北京上任
穆尔西和沙菲克埃及总统选举首轮胜出
法英希望与俄罗斯联合解决叙利亚问题
安南抵叙敦促对胡拉镇事件“采取措施”
日本政府负债达1042万亿日元刷最高纪录
温家宝要求推进改革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温家宝会见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