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利马气候大会将启 中国全力攻坚“APEC蓝之问”
• 2014-12-02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彭大伟)“如何令短短数日的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本月在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带给人们美好记忆的同时,也给中国社会留下了一个“天问”。

中国官方正以实际行动给出解答。

当地时间12月1日,本年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从一年前的华沙会议以来,特别是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官方陆续打出一系列节能减排“组合拳”。

“现在我们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非常有助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利马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同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他指出,现在中国所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如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与解决大气污染有着协同效应。

“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实际上对减少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PM10、PM2.5都是有好处的。”解振华表示。

盘点中国官方本月以来一系列治污减排组合拳,不难看出,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防治环境污染,其决心和力度均属前所未有。

11月12日,中美两国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2020年后各自应对变化的行动目标。同时,双方还确定了在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一批合作项目。

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强调“绿色低碳战略”并要求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11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强调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强化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增加了对重点区域和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的专门规定,明确了对无证、超标排放和监测数据作假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11月29日起,中国上调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旨在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引导消费需求,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利用,同时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解振华指出,“APEC蓝”并非不能实现。他表示,事实上,北京在APEC期间能够出现理想的天气,说明“这些措施都是很对头的,只不过是力度的问题”。

在减污染与排放的同时,作为增长极的绿色环保低碳产业正方兴未艾,为中国的蓝天白云提供着强劲的资金与技术支撑。

“环境治理可能成为一个产业,可以成为一个吸引投资新的增长点,用环保产业化来支持我们环境的治理和经济的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日前在第二届东亚环境治理与产业合作论坛上表示。

中国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和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专家估计今后几年,中国将会出现10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环保市场”。

“我们现在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既要应对气候变化,又要保持经济的发展。”解振华强调,关键应该是通过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目标才会相协调”。

“我们正在采取实实在在的、非常根本的措施。”解振华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波兰前总理就任欧洲理事会主席
奥巴马回应弗格森骚乱:为警察配随身摄像头
俄罗斯民调显示四分之一民众认为冷战已爆发
日本发大选公告开启拉票大战 安倍政策遭围攻
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启动
习近平给京津冀注入动力:七方面推进协同发展
卫计委:不会取消征收社会抚养费
梁振英:不想用清场处理占中 更不想流血冲突
国办:政府网站要第一时间回应社会热点事件
莫纪宏:敬畏宪法 依宪治国
微画册更多
APEC·北京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将于11月5日至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议程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其中,领导人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在雁栖湖举行。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斐济共和国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多语种版的出版发行,对全面准确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与非洲 旅游专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和平警钟长鸣 日军罪证如山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