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子”上的合作:中德交通领域合作加速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轮子”上的合作:中德交通领域合作加速
• 2012-10-11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在博弈中实现共赢

在双方合作共同获益的同时,博弈也在同时进行。随着不断深化和扩展合作,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来自各界都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在经济不好时,德国方面的声音反对在中国投资,认为把就业机会等优势都让给了中国。前几年默克尔访华时,德国媒体曾大肆报道中国汽车要在德销售,大呼“狼要来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批评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策略的失败,认为国内市场被外资瓜分,核心技术却没换来。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童天齐认为,中德贸易关系是中国和欧盟国家贸易关系中最稳固的。德国的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而中国对德国汽车的需求又很大,汽车产业的合作可以实现中德经济共赢。

张绥新也认为,在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全球保护主义势头有所上升,无论在中国还是德国,作为一个合资企业合作的特殊模式,或多或少在舆论上以及各个方面受到一些批评,有一些负面的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他认为全球化总的趋势不会受到影响,并对中德在汽车方面的未来合作趋势看好。他认为,企业要赚钱。合资企业不只是德国大众赚了钱,合作双方都赚了钱。

对于德国在中德汽车合作中的收益,业界曾有评论称,奥迪来华,积累了不菲的利润,以此反哺其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发展,成为奥迪成长中的又一个“螺旋桨”。

面对质疑的声音,双方的合作共赢从数据上无可争议地反映出来。目前,德国累计在中国设立7000多家企业,实际投资超过170亿美元。德国是中国自欧洲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双方累计签署技术引进合同超过1.5万项,合同金额超过5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德国在欧盟之外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超过荷兰成为德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更是德汽车、机械制造、电子、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最重要海外市场。

张绥新认为,欧盟货币危机的到来,使得德国成为整个欧盟的中流砥柱,而中国则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所以这两个国家之间合作的意义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不少经济专家认为,在欧洲经济普遍低迷中,相比其他邻邦,德国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影响最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德国长期以来注重汽车、机械、医疗等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对德国抵御经济风险也起到关键作用。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执行董事克劳斯(Klaus Braeunig)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2中国汽车论坛上的发言也强调了“双赢”这个理念,他称这实际上也是中德在汽车合作当中最重视的一点。他说德方有更多意愿跟中国继续拓展合作关系,并认为在合作的同时,同样也需要去共同面对挑战。

对于这样的博弈和共赢关系,中德双方高层领导人也十分重视。2011年,温家宝在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到,德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提升德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互利共赢的。

温家宝强调,中方愿与德方加强在先进装备制造、交通、能源、石化与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中方愿在重大项目合作中加强技术交流,但绝不强制转让技术。

在最新一轮的磋商中,中德双方也达成了通过合作、对话和磋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的共识。“从各自国家利益的角度,博弈永远存在。但在共赢的前提下,中德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上述受访专家对记者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湖南省卫生厅向津巴布韦捐赠医疗设备
国务院:外籍人员来华狩猎取消行政审批
瑞信报告预计中国2017成全球第2富有国家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人民日报:中共十八大是读懂当代中国的新契机
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打击有组织犯罪
潘基文强烈谴责巴“国家和平奖”得主遇袭事件
法西领导人呼吁遵守关于促进欧洲经济增长承诺
国务院:凡可以事后监管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国务院:凡公民可自决行政审批项目政府应退出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