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民间交流助推中德外交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民间交流助推中德外交
• 2012-10-11 •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今明两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在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教授、著名的德国问题专家李乐曾看来,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访问。此访是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后第六次访华,亦是今年她自2月以来的第二次访华之旅。“近两年来中德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密集交往,展现出两国关系发展的总体方向比较良好。”

默克尔此次访华,恰逢中德建交40周年。然而,中德两国的民间交往却远不止这四十年,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们,早已为两国交流架起了桥梁。早在1938年,李乐曾的父亲李国豪——已故的著名桥梁专家、前同济大学校长,曾留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1987年,李乐曾同样选择了赴德留学。父子两人身处不同的年代,各自抒写了独特的“留德故事”,这些经历亦是中德民间交流在不同时期的缩影。

 

李国豪:二战期间赴德留学

留德学生所学专业从工科扩大到经济人文

上世纪20年代末期,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关系发展顺利,留学德国一时间成为一种潮流。而由德国人埃里希·宝隆于1907年创办,后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的“国立同济大学”成为了当时留德的生源中心。由于国民政府公费资助的数量有限,包括李国豪在内的一批同济寒门学子,依靠着“洪堡奖学金”(洪堡是德国一位很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洪堡奖学金”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等德国奖学金的资助,开始了留德生涯。

李国豪1938年进入德国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学习钢结构和桥梁工程专业。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便写出了《悬索桥的二次理论》论文,让德国桥梁工程界人士大为惊讶。作为1955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李国豪是中国自主建设大跨桥梁的首要功臣和学界先驱,带领中国桥梁工程界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跨越。“父亲直至1945年才结束留学生涯回国,他在德国所学的专业对此后的事业和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谈到父亲的留德经历时,李乐曾作出这些评价。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建交迎来了高潮。其中1972年中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对欧外交中的重要事件。

自中德实现建交,一直到1976年,由于中国正处文革的动荡时期,中德两国关系刚刚实现了转折,并没有完全“走上正轨”。李乐曾称,两国关系真正有快速发展的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中国把经济工作、国家发展、四个现代化放在了重点,学习国外科技成为建设国家中的必经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德关系在政治、外交、科技和教育合作方面都出现了高潮。

在文革结束以后,同济大学和德国重新建立传统的联系。1979年,李国豪访问联邦德国,并回到了他的母校——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在李国豪的努力下,1980年,同济大学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建立了校际伙伴关系。

德国方面为表彰李国豪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曾授予他“德国联邦大十字勋章”、“德国歌德奖章”等荣誉。

“现在中德之间民间交流比父亲那个时代更加活跃。中国留学生在德国除了选择传统的工科之外,也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现在两国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已经从理工科扩大到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科学这些方面。”李乐曾告诉记者,德国学生也更加喜欢到中国学习和体验生活。比如,近期法兰克福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有16名学生,参加了同济大学的夏季暑期班。暑期班开设了中国经济、欧洲经济、德国经济等课程,两国学生对于对方国家的了解兴趣很浓厚。

 

李乐曾:经历两德统一

官方和民间交往共同推动中德关系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跟西方的关系开始缓和,在此背景下,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关系不断发展深化。两国间民间交流,尤其是学术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德在政治、经济及教育领域的密切合作,促使更多中国留学生赴德留学。

1979年3月,同济大学成立“留德预备部”,专门培养到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学生由各个学校选拔后推荐到同济大学学习德语,通过德语考试后就能到德国留学。据李乐曾介绍,当时去德国留学的学生非常多,学生“成百”地被送出去。“高考完了,语言学完了,就直接去德国读大学,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留德学生。后来都是读几个学期甚至毕业之后才能去留学。”李乐曾说,“此后,像我这样本科毕业之后才去德国留学的也不少。”

1987年,李乐曾选择了去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留学,这正是他父亲此前学习的学校。不同的是,他并没有选择父辈时“火热”的工科专业,而选择了历史学。李乐曾于1991年取得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历史学硕士学位。

在四年的留学生涯里,他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我1987年去德国留学,1991年回国。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我在德国经历了1989的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等特殊历史事件。1990年,英美法苏四国与东西两德正式签署了所谓的‘4+2’条约,此后,德国正式统一。我在1991年11月回国后,两德已经实现了统一。”

在谈及父子两人的留德经历时,李乐曾感慨道,“1945年,我父亲见证了德国战败后被四国占领。而我在德国见证了两德实现统一。”

1998年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由于有之前科尔在中德关系上打下的良好基础,施罗德在任期间,中德关系在高层互访和人权法制对话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2005年,来自德国东部的物理学女博士默克尔,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在她上台后第一任期内,由于默克尔会见达赖,中德关系受到一些波动。但在2009年之后,默克尔的第二任期内,两国关系又有所恢复和发展。

2011年6月27日至28日,温家宝与默克尔在柏林共同主持“首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各有十多位部长参加政府磋商,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将中德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水平。中德两国在举办首轮政府间磋商后,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便能顺利举行第二轮政府间磋商会议,这在李乐曾看来,是两国关系发展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科尔、施罗德等前德国领导人作出的努力。李乐曾还说,“没有前人铺路和不同时期活跃的民间交往,默克尔对华外交的‘政绩’,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取得。”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湖南省卫生厅向津巴布韦捐赠医疗设备
国务院:外籍人员来华狩猎取消行政审批
瑞信报告预计中国2017成全球第2富有国家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人民日报:中共十八大是读懂当代中国的新契机
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打击有组织犯罪
潘基文强烈谴责巴“国家和平奖”得主遇袭事件
法西领导人呼吁遵守关于促进欧洲经济增长承诺
国务院:凡可以事后监管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国务院:凡公民可自决行政审批项目政府应退出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