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乐产业链蜕变、移动运营商要主宰音乐市场。
无线音乐市场容量放大,让产业链的各方都想尽可能多的攫取产业利润。无论是运营商,SP还是终端厂商都进行了一些革命性行为,目的是尽可能抢占市场制高点,提升行业进入门槛,避免竞争加剧而导致利润被摊薄。
运营商方面:1、中国移动成立了M.Music无线音乐俱乐部,为客户提供的一个全新音乐体验平台,一站式音乐消费及娱乐服务。包括音乐下载、音乐共享、音乐传播、音乐交流等。
2、出现了无线音乐首发,将中国移动通信网络打造成最大音乐分销售渠道,目前已经实现了超级女生歌曲、陈好、刘德华等歌手音乐首发。
3、直接和CP(内容提供商)签约,逐步迫使SP(接入服务提供商)推出无线音乐产业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已经和世界上最大4大唱片公司和本土唱片公司签约,直接购买彩铃。2006年下半年中国移动还实行彩铃竞价购买机制,直接将SP抛在一边。
SP与CP方面:1、SP实现了对于CP渗透,主要是通过购买和并购方式实现内容与渠道整合。比如华友去年开始谋求向数字娱乐公司转型,曾以765万美元收购飞乐唱片60%股份,并且签约超女张靓颖、歌手羽泉和黄征,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发行音乐唱片。
2、SP抱团取暖,成立联盟推行无线音乐。6月28日,国内唱片公司鸟人艺术携手搜狐、TOM在线、华友世纪、空中网、掌上灵通、龙腾阳光6大SP,联合通过无线首发庞龙新专辑《小眼睛姑娘》。6大SP同时宣布,成立以中国移动为发布平台的国内首个手机唱片发行联盟。这是国内SP首次联合发行同一张音乐唱片。此前,数家SP都曾单独同唱片公司合作发行单曲。
3、CP向SP渗透,主要是传统转型的CP为主。比如滚石移动,滚石移动计划收购3家公司,滚石甚至计划跟索爱合作开发过一款音乐手机,由滚石移动提供数字音乐解决方案。
四、音乐终端大减价,为音乐市场增添了动力。
2006年随着手机终端市场价格竞争的激烈,具备强大音乐功能的手机价格不断下降,为音乐业务的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音乐手机在整体手机总销售量的比重不断提升,预计2006年底,音乐手机能占到手机总量15%以上。
音乐手机的普及不仅仅刺激了音乐业务的提升,而且也给SP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进入音乐市场。SP可以通过与厂商的合作,直接将WAP(供手机浏览的网站)网址内置到手机终端上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