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欧洲量化宽松政策正式“亮相”
• 2015-01-23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月22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正式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措施。根据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计划,欧洲央行将在今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每个月购买约600亿欧元的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

最近几个月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一直表示要仿效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不难看出,欧洲央行此举完全是形势所迫。欧元区经济一直没有从6年多之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元气:经济复苏迟缓乏力,失业率持续处于两位数的高位,工商界和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通货紧缩风险不断加大。一年多来,欧洲央行打出了刺激经济和抑制通缩的“组合拳”,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存款负利率、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和结束证券市场方案购债(SMP)等。然而,欧洲央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措施似乎收益甚微,欧元区经济低迷依旧。一年多来,欧元区的通胀率持续下降,远远低于欧洲央行提出的2%的政策目标。去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更是出现了0.2%的负增长。欧洲央行担心,物价持续下跌会导致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推迟投资和购买行为,对经济复苏雪上加霜。因此,欧洲央行现在除了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外已别无他路,只能通过开动电子印钞机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和刺激经济复苏。

欧洲央行公布量化宽松计划措施后,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欧洲央行每月购买600亿欧元的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高于市场原先预期的500亿欧元,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措施有助于提高通胀预期和促使欧元贬值,是一大利好消息。事实上,就在欧洲央行公布量化宽松计划消息的当天,欧洲股市指数创下7年新高,欧元汇率跌到近11年来新低。经济界人士分析指出,欧洲央行决定购买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这将为欧洲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金融市场环境。不过,欧洲央行在市场上购买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虽有助于对抗通货紧缩威胁,降低重债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但如果欧元区成员国不采取相应财政措施支持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措施,欧元区经济复苏仍将缓慢乏力。量化宽松政策不是医治欧元区经济病的灵丹妙药,因为任何量化宽松政策只有在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同时被允许开启赤字融资的投资计划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力。但是,目前的迹象显示,欧元区成员国仍需要继续实施紧缩财政政策。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1月22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欧元区仅靠货币刺激政策很难促进欧元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远不如美联储,因为欧元区的利率已经处于很低水平,欧洲银行不能有效地将量化宽松带来的货币增量注入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因此,欧元区成员国在欧洲央行推行量化宽松的同时需要实施财政刺激措施。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同美联储相比,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存在着更大的复杂性。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会购买本国国债,但欧元区并不存在能与美国国债相提并论的资产。欧洲央行需要决定对欧元区每个成员国政府债券的购买量,这的确是一项充满政治风险的任务。德拉吉宣布欧洲央行在购买成员国政府债券过程中将采取风险分担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要各成员国央行为本国政府债务重组或违约的损失承担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消德国、荷兰等国的担忧和不安。此外,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计划在促使法国、意大利等国经济复苏过程中也许作用有限,因为这些国家并没有对本国劳动力市场进行重大改革。欧洲经济界人士担心,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由此引起的欧元汇率走低,将减轻部分欧元区成员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压力。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外汇局:欧版QE出台对中国影响有利有弊
也门议会拒绝总统哈迪辞职
鲁炜部署“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中国驻刚果(金)使馆证180名受困华人获救
国情咨文令世界看到了中美关系新常态
欧洲量化宽松政策正式“亮相”
一带一路规划将发多种语言版本
网信办:“Outlook受中国攻击”属污蔑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逝世 享年90岁
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
微画册更多
APEC·北京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将于11月5日至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议程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其中,领导人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在雁栖湖举行。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斐济共和国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多语种版的出版发行,对全面准确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与非洲 旅游专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和平警钟长鸣 日军罪证如山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