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俄签署联合声明 两国战略互信达到前所未有高度
• 2014-05-21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昨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俄签署《联合声明》,努力推动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会谈

中俄共享欧亚大市场

习近平指出,对中俄务实合作,我们既推动量的提升,也重视质的跨越,通过建立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高级别专项小组等机制,推进经贸、投资、能源、高技术、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合作。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跨欧亚铁路建设,拉动两国经贸往来和毗邻地区开发开放,共享欧亚大通道和欧亚大市场。

 

在反恐等方面深化合作

习近平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中俄要加强在双边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安全合作,维护两国和地区安全稳定。中俄两军要在联演联训、军技、反恐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搞好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

习近平表示,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和普京总统商定,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悲剧重演。

 

俄愿增加对华油气出口

普京表示,俄中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两国政府间合作机制有效运转,立法机构、军队、地方交往频繁,双边经贸和双向投资增势良好,其他各领域交流合作富有成果。我感谢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推动俄中关系发展,愿同习近平主席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和交往。俄方愿积极推进双方油气、核能、电力、高铁、宽体客机、金融等合作项目,愿增加对华油气出口。我高兴地得知,双方就东线天然气项目价格谈判取得重要进展,愿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同中方尽早达成最终协议。俄方支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欢迎中方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

双方还就乌克兰、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联合声明》

建立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能源、电力、航空、通信、地方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

《联合声明》中指出,继续努力推动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在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落实中俄政府间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以保障双边贸易平衡,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增加相互投资,包括在俄境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开发矿产资源,建设经济型住房。

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领域一揽子合作,尽快启动俄对华供应天然气,以开发俄境内煤矿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扩大煤炭领域合作,积极研究在俄建设新发电设施,扩大对华电力出口;提高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效率,开展和平利用核能、民用航空、航天基础技术研究、空间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等领域重点项目的合作。

《联合声明》中还指出,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和地区及全球和平与安全,化解危机和争端,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此外,应通过所有相关国家共同采取政治外交努力,防止弹道导弹和导弹技术扩散,不能试图靠牺牲其他国家的安全来保障本国和某个国家集团的安全。

反恐方面,认为有必要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基础上,建立应对各成员国安全挑战和威胁中心,作为第一步,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制或被迫终结:等WTO终判
回应安倍修宪图谋 韩拒日半岛行使集体自卫权
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下月在京举行
习近平会见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
千名在越中国员工启程回国 仍有部分留守
中国近现代史和成吉思汗将进英新版历史教科书
美以网络窃密“起诉”5名中国军官 中方反击
普京今起访华 亚信峰会热议“安全形势”
上海正式进入“亚信时间” 多国元首陆续抵达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为何看重亚信峰会
微画册更多
美丽地球:中国在行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2014年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并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等机构组织“世界地球日”活动。
专题导航更多

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国际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影响全球与地区局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多极化进程在曲折中发展。今天的亚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出席核安全峰会 并访问欧洲四国

加强核安全是一个持续进程。核能事业发展不停步,加强核安全的努力就不能停止。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马来西亚飞北京航班失联
云南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2014全国两会
阳光路上 中法建交5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