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左)及德国工商总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富雅莉(右)出席发布会。
6月27日,中国德国商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德媒体公布了《 2012德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依旧是德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德国工商总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富雅莉女士介绍,中国德国商会于今年5月14日至 6月8日通过网络发布问卷,总数为1900家的德国商会会员企业有 319家参与了该项调查。
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兼德国商会北中华区董事会主席华立新介绍,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德国企业视中国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三大市场之一。在汽车和机械制造业,持有这种观点的的企业数量更高达三分之二。同时,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有明显的提升,调查显示, 75%的在华德企感受到了这种由本土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相较去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聘用员工、留住有资历的员工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位列德国企业在华面临的十大挑战前三名。经过几年的努力,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在今年的调查报告中,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仅排在第 13位。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内需的扩大,更多企业选择将产品直接在中国本土市场销售,货币的汇率问题相较以往的关注度也就有所下降。
几乎一半的德国公司预计中国未来的经济环境将不会改变。总体来说德国企业对 2012年企业发展持积极态度,近七成的企业认为,他们能基本完成2012年的经济目标。虽然今年的预期相较 2011年有所回落,但绝大多数德国企业预计可以在2012年获得更高的销售业绩和更大的盈利空间。德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也将逐年增加,尤其是德国大型企业将继续加大在华的投资额度。在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成都对德企最具投资吸引力。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沿海地区仍是德企投资首选,但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对德国未来投资的吸引力逐渐增大,甚至超过中国北部和南部。
根据欧亚咨询有限公司Uwe Haizmann先生介绍,对在华德企而言,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如今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同样,对于中西部市场的销售增长,德国企业也持有乐观的态度。
在回答《北京周报》关于为何德企面临招聘和留住资深员工的挑战的提问时,华立新认为,德资企业在华增长迅速,需要招聘人数与日俱增,五年内增长了四倍。目前,中国尤其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这也导致德企招聘面临很大的缺口。此外,很多员工在接受企业培训素质提高后由于薪酬或者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而跳槽,造成德企在员工培训的投资付诸东流。富雅莉则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还待改善,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高中生毕业后大部分选择读综合大学,职业教育在中国仍有待普及。
另据德国驻华使馆公使、经济处主任贝雅德在发布会上介绍,德国企业希望在中国获得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享受国民待遇。中德两国之间的投资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德国只有 800多家中国企业,而在中国却有5000多家德国企业。德国政府欢迎中国加大对在德投资。贝雅德透露,为了庆祝中德建交四十周年,德国将在沈阳新成立总领事馆,以促进德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