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俄关系在高水平的轨道上继续深化,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俄关系保持可持续的发展绝非偶然,具有内在动力和原因。
一是历史经验教训成为中俄两个相邻的大国由交恶到睦邻友好的宝贵遗产。实践证明双方确立的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不干预内政,尊重对方选择等原则是正确的,富有生命力。中俄建交20多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两国关系历经种种考验,始终沿着向上轨道发展。可谓不易,中俄两个大国在几十年内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在大国关系中不多见。两国从建立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扎实实前进。最重要的是2001年双方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二是中俄友好是由两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两国相邻的地理特点,尤其是4300多公里漫长的共同边界,决定了稳定良好的周边环境成为彼此双方维护主权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两国都在集中精力振兴本国经济,解决国内问题,都迫切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在这种背景之下,处理好与最大邻国的关系,显然都成为两国外交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中俄政治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处理好两国关系的份量,都发自内心地愿意保持两国关系的长期睦邻友好,都真诚的希望两国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样一个坚定明确的政治意愿对于引导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中俄友好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环境所决定的,两国面临着一些共同或者类似的麻烦,比如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威胁,车臣,台湾、新疆问题等等,需要相互支持,协同应对。冷战之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决定了中俄互为战略依托,双方背靠背,相互借助,这有利于保持各自的战略主动。当然,这种战略协作并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此外,经过双方几十年的努力,可能引发两国关系争端的历史纠纷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双方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走向问题,这是两国关系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成就。可以说,现在两国关系中不再存在重大的敏感源,不再有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 同时也在于双方抹去了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更看重与对方进行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