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本刊特稿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本刊记者 兰辛珍 • 2014-01-22 • 来源:《北京周报》2014年第5期 1月30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7.7%,经济总量达56万多亿元。这表明中国完成了中央政府年初确定的7.5%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态势。

这一增速对中国经济而言来之不易。2013年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力度,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的淘汰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就业,保证民生的改善,中国政府又必须稳定经济的增长速度。这种看似矛盾的形势,使得经济增长趋势很不乐观。从2013年经济发展结果来看,显然中国政府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协调点,经济转型与保持经济增长取得了双赢局面。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2013年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能严重过剩、银行业存在的风险隐患等问题在这一年除没有大的缓解外,反而以负面影响显现了出来,这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依然是个需要应对的难题。

 

经济探底回稳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再次经历了一个从下滑到回稳的过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两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到第3季度增速才回升。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迎秋表示,国内外需求疲弱、经济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2013年中央政府继续实施“稳增长”的政策,并及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了适度的预调微调。其中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金融支持小微企业、鼓励信息消费、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十多项改革利好政策。

稳增长举措使得中国经济在第3季度扭转了前两个季度的下滑局面,确保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马建堂说,“稳”、“进”、“好”是2013年中国经济的特点。“稳”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稳定,物价平稳。“进”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改善,区域协调性增强,收入分配比例进一步合理。“好”是经济效益的回升,质量的好转,以及民生的改善。这三个特点充分说明中央政府通过改革推进经济增长的举措是科学及时和有效的。

中信证券研究员王勇表示,从数据看,2013年的中国经济有两个成就来之不易,一个是CPI,年初中央政府预设的CPI目标是3.5%,今年实际涨幅是2.6%。

王勇说,受美元宽松政策的影响,全球都处于通胀之中,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巴西CPI为5%,俄罗斯为6%,印度为9%,中国能控制在2.6%,的水平,实属不易。

第二个来之不易的是就业,2013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00多万,超额完成了年初预设的900万的就业目标。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员发布的报告表示,经过2013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有所减轻。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高达0.6304,总体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指数已下降至0.4889,从次级不均衡走向了次级均衡状态。

报告认为,以2013年为标志,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了“次高”,而且“次高”增速将常态化。原因是:一是要素成本上升将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但服务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不足于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所以服务业在国内产出中比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产能过剩的消解有赖“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实现,这决定了结构调整的完成持续要较长的时间。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还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至少需要用3年至5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一问题。三是全球化、城镇化和重工业化“三化”叠一的时代已经逝去,曾经由其伴随的需求热潮将会出现趋势性回落。

 

风险与问题犹存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表示,从数据走势看,中国经济要长期维持稳定增长有点难。“短期内保增长还有可能实现,但要长期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要克服一系列的顽疾,要进行艰难的经济结构调整。”孙说。

孙杰认为,中国经济是依靠投资和外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现在这一状况依然没有改变。这种经济结构的失衡威胁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尽管过去十几年中国将科技、新兴产业等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来重视和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靠科技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作用还远没发挥出来。在未来几年依靠科技能否实现中国年均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马建堂也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较弱,此外地方债存在风险,淘汰落后产能还需加大力度。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中国政府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进步、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主任陈道富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型,中国经济需要逐步形成内需驱动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折模式。这需要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而2013年中央政府实施的简政放权只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开始。

陈道富表示,目前的经济状况表明,化解产能过剩任务依然艰巨,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76%,低于80%的国际通常水准。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尤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仅在70%左右。

大量信贷资金投向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不仅有违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也给金融业带来风险。2013年发生的银行业钱荒在2014年可能成常态化,这对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是个威胁。

 

2014年更加乐观

2014年是中国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刘迎秋认为,中国经济将面临着改革带来的需求效应不确定、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等影响因素,但国际环境会有所改善,改革也有利于稳定预期,所以尽管可能会有一定的短期波动,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运行,并且经济增速会略有提高。

刘迎秋说,尽管2013年经济运行的稳定有所提高,经济增速趋稳,但这都不具有必然的趋势性,2014年仍然需要宏观政策的有效调控,并且要在“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中寻求平衡。

刘迎秋建议,应适度加大政府主导投资的规模,部分抵消投资增长放缓对经济产生的紧缩效应,但要避免刺激新的过剩产能的形成。继续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通过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2014年GDP增速可能会回升至7.9%,投资、消费在2014年所起的拉动作用与2013年相当。随着发达经济体复苏前景明确,外需拉动力回升是亮点。

徐高认为,中国的地方债风险可控,但必须控制增量,同时保障资金流动,如果仍旧维持当前的借债模式,地方政府承担大量责任,借贷商业性资金投资公益性项目,必然导致资产负债表继续恶化。

徐高表示,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会继续好转,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相对向好,尤其是美国,复苏动力比较强劲,欧洲可能会结束之前的经济衰退,迎来一个低速度的正增长。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比较明确,将带动中国的净出口,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个利好。

马建堂对2014年的经济形势更加的乐观,他表示,2014年存在很多的能够把当前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保持下来的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总体上没有改变,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推进的大格局仍然在推进过程中。这个推进过程中,既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也会产生相应的消费需求,还会改进供给的效率。

第二,去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方便创业。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了未来的改革发展蓝图。这些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一定会激发国家发展的内生活力,一定会激发市场的创造力,一定会激发企业主体的创造力,同时调动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潜力。改革是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2014年“三驾马车”总体上还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就投资而言,尽管2013年的投资增速略微回落,但去年全年19.6%的投资速度也是个不低的速度。随着今年城镇化继续推进,随着中西部交通设施的改进,随着棚户区的改造,随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投资还是会保持一个平稳较快发展的。就消费需求而言,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平稳增长,为2014年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最后就出口需求而言,2014年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1月中旬,世行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是3.2%,而对去年的预测是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是3.6%,这说明,随着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向好态势的更加明朗,2014年的外部环境有可能比去年要好,这就为中国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2014年国民经济仍然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结构会继续优化,质量会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马建堂说。

 

附1:                         2013年中国经济三大特征

一:外贸跃升为世界第一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这是中国经济在2013年最大的亮点,也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二:人民币单边升值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41次创新高,人民币全年升值幅度达3%,为2012年升值幅度的3倍,这与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集体贬值和中国经济自身走势相比可谓是“逆势而动”。

三、银行业发生“钱荒”

“钱荒”无疑是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当之无愧的年度热词之一。随着中国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 2013年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连续飙高,6月20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显示出银行业的头寸和资金的紧张。

 

附2:                          2013年主要经济数据

GDP:第一季度增速7.7%;

第二季度增速7.5%;

第三季度增速7.8%;

第四季度增速7.7%。

主要经济指标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

全年进出口总额41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22100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3亿美元,增长7.3%。进出口相抵,顺差2597.5亿美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6%;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

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0%;

农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3%;

三驾马车对经济贡献率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贡献率为54.4%;

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0%;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GDP贡献率为-4.4%。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人民日报: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
深改组和国安委将成深化改革“安全之盾”
外媒:中央国安委是良好设计非“弄权之举”
王毅回应把中日关系比喻为一战前英德关系
李娜横扫齐布尔科娃 三进澳网决赛终夺冠
美媒:中国政府打击腐败让鲨鱼“新年快乐”
日媒:安倍不可能就拜鬼向中国道歉
索契向世界引见新俄罗斯将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四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
新一届中央集体开创外交新局:让世界更美好
微画册更多
《改革新起点》
  作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出未来中国改革的总路线图,明确了中国在15个领域所涉的56项具体任务。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时事盘点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回落到中速和新一轮改革的开启,中国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的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政治、民主法治将取得很大进步,民生获得更好改善。

斗士不朽

纳尔逊·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

嫦娥三号探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