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花游队日籍主教练井村雅代女士
2月28日,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等单位邀请,原中国花游队日籍主教练井村雅代女士在北京进行了题为“花样游泳联结起来的中日纽带”的演讲。演讲会上,59岁的井村雅代一袭银色唐装,她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回顾了自己一年零八个月的在华执教生活体验,并期待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为中日体育交流做出贡献。
我要去中国,不管别人怎么说
从2006年底执教中国队以来,来自日本的井村雅代与中国花游姑娘便开始一起追逐梦想。井村是一名出色的教练,从小接触花样游泳,24岁时成为一名教练。从1984年花样游泳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两枚银牌,井村带领日本队获得了8枚奥运会奖牌,她被誉为日本的“花游教母”。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姑娘打破了日本队连续12年的垄断,在双人、集体两个项目相继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在北京奥运会上摘取一枚奖牌,成为中国花样游泳队的梦想。从1988年首次参加奥运会花游比赛以来,中国人还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枚奥运会奖牌。
承载着中国人的奖牌梦想,井村2006年底背负着“叛徒”的骂名加盟中国队,她回忆说:“刚刚接受中国的邀请时,日本国内充斥着各种不理解和反对的声音,但是我想中国人可以这么信任我一个日本人,让我觉得很有责任感。中国是日本的邻国,是亚洲的同伴,我不能不帮助。日本的足球还请外国人执教,为什么我不能去中国?我决定去中国,自己决定了就不管别人怎么说!”
“微笑+问候+谢谢”是速效魔法
作为高水平教练,井村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花游在力量、速度、动作舒展程度等方面的不足。为此,她从日本带来了专门的体能教练,帮助中国队员增强力量,还要求每个中国姑娘“增肥”5公斤。
2007年3月,井村第一次穿上了印有“CHINA”字样的服装在墨尔本世锦赛上亮相,谈到来中国执教3个月后就参加大赛时,井村感言:“执教后,发现中国运动员的肌肉很弱,训练后到处疼,没有肌肉是无法训练的。仅仅3个月的时间无法从根基上去加强,所以决定先练习表面功夫。就是学会微笑、问候、说谢谢。‘谢谢’这个词是一个魔法词,没有听了这个词后会生气。此外,说不好英文没关系,现在全世界都学习中文,就直接说‘你好’。中国队要重新包装,要充满活力和朝气,比赛前就要有气势,给人一种能够拿到奖牌的印象。”中国队成功运用这个魔法组合,最终在双人和集体两个项目上均历史性地获得了第4名。
中国运动员比日本运动员更拼命
谈到中国运动员和日本运动员有何不同,井村说:“我只教了13名中国人,我觉得我教的中国运动员和日本运动员很不一样。中国运动员有时披头散发不顾自己的形象就去训练,这时我会很生气地批评她们。如果是日本运动员受到严厉的批评,就会坐在泳池边上不再去练习了,而中国运动员再怎么伤心还是拼命地去训练,她们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中国运动员是各个省的代表,是各自家乡的希望,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日本运动员有时会说自己到极限了,我就问她们你的极限在哪里?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极限,就已经降低了自己的水平。我对中日运动员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
此外,井村一再强调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结果是有价值的,过程是没有价值的。努力后有了美好的结果,这时回忆过程,过程才会发光。为了有好的结果,首先要有目标,大目标和小目标。大目标就是奥运会的奖牌,小目标就是每天可以实现、增强信心的目标。我称之为‘1mm的努力’,拿跳水来说,只要每天多跳1mm,100天后就是10cm。”
北京奥运会上,井村和中国运动员的梦想终于如花儿一样,绽放在如梦的“水立方”。在演讲会的最后,井村说:“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花游队夺得集体项目铜牌后,我受到了来自包括日本媒体、体育迷在内的各界的好评和赞扬,回到日本后更是每天都会接受人们的祝贺。我觉得这种态度的改变就是我执教中国队所得到的最大欣慰。通过我的执教,让日本人了解了中国的体育,认识了崭新的日益变化的伟大邻国。”井村还表示,今后将会继续致力于和中国的花游交流,继续为让中国和日本同时成为世界最棒的花游队伍而努力。目前井村在家乡大阪打理自己的花游俱乐部,并没有在日本国家队中担任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