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美国,今年46岁。对于像我这样的老外来说,汉语比英语难学四倍——汉语有四个声调,而且有8万多个汉字,而我们的字母表里只有26个字母。
几千年以来,中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都是用图像或者画来表示字的。有书法功底的人写一个字都可以成为一幅艺术作品,展现出他要表达的艺术气质。谚语“一图胜千言”说的就是中国的汉字。
年少时,我在美国学习的是帕梅尔习字法,也就是书写时尽量用流畅连贯的曲线,一笔写出单词里的所有字母。但汉字写起来却是从提笔到落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这让我十分不习惯。真希望自己能习惯汉字(繁体字或简体字)的笔划顺序。
我现在在泰山医学院教英文。学校免费给我们开了中文课,通过正规的学习和学生们对我的帮助与鼓励,我的汉语慢慢有了进步。一年多过去了,我认识的汉字大概有1200多个了,会写的也有500个左右。我想,你们可以把我的经历称作是“构建汉字”吧。虽然现在我会说和会写的汉字还很少,但我决定开始学习中国的书法。
书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纠正和提升对汉语的理解,尤其是书面文字。学习书法这一古代中国典雅、高贵而又充满智慧的艺术形式,使我更加有热情去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我的老师是个非常有耐心也很有洞察力的人,因为我才开始意识到学习书法将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办公室的人问了我两个问题,我才意识到我仅仅知道了这项“事业”的皮毛而已:你想学什么体的书法?是草书、楷书、篆书还是行书?你想学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
我学习书法的原因之一是感觉它特别有趣。中国书法很是优雅,相比之下,死记硬背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要素都很枯燥乏味,而且耗费时间。在第一节书法课上,书法“大师”的一番挥毫泼墨着实令人称奇。我完全没有想到,纸张和毛笔的大小、形状及种类是同样重要的。有些纸就像是中国人平时用的包装纸。而另外一些则是白色的亚麻布制成并用金龙作底。中国人把写书法用的纸叫做“宣纸”,由木纸浆和麦秆制成。这种纸吸墨性好,重量、尺寸和材质各不相同。
当然了,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学习书法就是最明显的体现。我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有点像“跳棋”这个儿童游戏,迂回并且富有跳跃性。在书法课上,我有时会和来自泰安的“世界著名书法教师”搭档,有时则和一群6岁的小学生坐在一起,老师也不会英文。但是没有关系,我可一点儿都不自负。如果一个6岁的小孩或者一个66岁的老人能教会我怎么控制毛笔,并且写出几个漂亮的中国字来,我就心满意足啦。
大家的反应对我学书法很有帮助。从大学生到白领人士,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给我讲了一个相同的故事,就是他们上小学学书法的时候也很痛苦。许多人都说,没想到我这个英语外教竟然想要掌握这门美妙但复杂难学的艺术,这让他们印象深刻。他们告诉我,学书法的目的是达到一种行云流水、勇往直前的境界,要掌握运笔和节奏,才能让汉字看起来龙飞凤舞。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耐心的学习,我很快就能够流畅地书写从1000多年前的宋代到现在的各种古汉字和现代汉字了。我所在的泰安市和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是著名政治家和学者孔子(公元前551-479年)的故乡。汉语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要努力掌握这门语言绝非易事。为了学好它,我可以想象自己在将来会日以继夜、心甘情愿地努力着。为了练好书法这门古典艺术,我会记住孔子说过的那句话:“移大山始于运小石”。
(编译:于春晓)
注:作者是一位在山东泰安教书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