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的题目和尖锐的问题意识
同学们的日语会话能力和论文中的日语几乎无可挑剔。只是在面对诸多老师的时候略显紧张。同学们要各自阐述写论文的动机以及论文的主旨,中国的老师也会用日语向同学们提问。不久,轮到我辅导的学生了。她们好像偷偷的瞄了我一眼,我也轻轻点头示意她们“没问题,沉着一些噢”。不知为什么,我也跟着她们一起有些紧张。不过,她们两人对动机和概要阐述得很到位,看来我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同学们写的论文题目有,“从歌舞伎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年轻人的校园暴力”、“日本年轻人的朋友关系稀缺论”、“旧日本军强掳中国劳工”、“白居易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从《舞!舞!舞!》看村上春树的窘境”等。这些(用日语写的)题目和内容绝不会输给日本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是那篇女大学生通过歌舞伎透视日本人审美意识的论文,就连作为日本人的我都会有顿悟的感觉,其分析入微之处令人折服,的确是一篇佳作。
其他题目还有,“日本专利明细清单翻译中的关键点”、“老龄化社会保障的遗产继承税问题”、“考察日本式企业文化”、“构筑日本专职主妇阶层的必要条件”、“构成不就业一族的原因和对策”、“中日人寿保险之比较”等等,领域之广、看问题之尖锐,令人佩服。如果这些毕业论文能够不限于学校,真想让更多的日本人来读一读,想一想。如果有机会,条件允许的话,我真希望这些论文也能向日本人公开发表。
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毕业答辩是当场给出分数,各位老师写出评语之后,由担任组长的老师做总结。我给的分数比平时的报告或作文稍显严格些。虽然也曾想过就算是祝贺圆满毕业多给几分,但又一想,人生之评价岂在这简单的分数之中,这样想着,我还是原封不动的交了上去。
那天傍晚举行了谢恩宴,同学们如释重负,显得非常开心,一边畅饮着啤酒,一边欢声笑语的谈论着。这时,我辅导的学生也走过来说:“老师,承蒙您的关照,太感谢了!”说着举起一满杯啤酒、一起干了。而此时,我的心情也好像轻松了许多。
答辩结束两个星期之后,辅导论文的同学打来了电话。“老师,我们想请您吃顿饭,您哪天有时间?”她们这样问我。说是为了对讲课和辅导毕业论文表示一点心意。但老师在课堂讲课、给学生辅导毕业论文是理所应当的呀,我婉言回绝了。
“老师,我们打零工做翻译,挣到点儿钱。”
这句话,让我胸中一阵哽咽,这实在是难以回绝的。相约那天,在初夏也算是很热的一天。学生预定了火锅,火辣辣的好吃极了。是汗水还是泪水,总之顺着眼睛流淌,无论怎么擦拭都无法止住。
迎着北风放飞
在同学们自制的毕业像册中,我借用了山本有三的一段话,作为送给同学们的赠言--
把太阳装在心里,把歌声放在嘴边
就连羽毛丰满的鸟儿
初次离开巢穴的飞翔也需要勇气
我们没有翅膀,那就尽情地张开双臂吧
与其满帆顺风的南去,何不迎刺骨北风而上
带着心中的梦和希望还有自信,去吧,勇敢的放飞
如今的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坦然面对吗?
无论是小鸟还是飞机,在起飞之时都需要迎面而来的风。在今后的人生中,经常会有一种诱惑或像那舒适的夏季风让你“不劳而获”,或是让你惬意忘形的“甜言蜜语”。但是,这种顺风满帆总会有失速坠落的时候,而刺骨的寒冷,或许是一时的辛劳,但迎风而上,哪怕风力再大却不会失速。那风越强,急速上升的可能岂不越大。人生之路难道不该如此堂堂正正的走吗?这也算赠言中的另一层深意吧。
(作者是南京大学日语学部专家,照片由作者摄于南京大学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