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通胀见效 但形势仍不轻松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经济- 经济瞭望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抗通胀见效 但形势仍不轻松
本刊记者 兰辛珍 • 2012-01-13 • 来源:北京周报 2012年第4期 1月26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CPI同比涨幅在去年7月达到6.5%的近五年来的新高后,开始一路下行,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CPI同比涨幅为4.1%,环比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这是连续五个月出现环比下降。这一数据变化表明,中国实施的抗通胀措施已经显效。

 

政策频出抗击通胀

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通胀率一直呈高位上行态势,到2011年7月创出数十个月来的新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频出重拳抗击通胀。2011年央行进行了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21.5%的高位。公开市场操作也一度成为央行货币回笼的有力政策工具。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下,抗通胀效果终于显现,CPI同比涨幅从去年8月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表示,2011年中国的物价上涨涉及3个方面原因,包括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大量投放的货币,从2010年开始持续推升物价上涨;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容忽视;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刚性成本难以压缩。

周景彤说,物价回落是市场与调控双剑合璧的结果。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输入性通胀的预期减弱,国内非食品价格涨幅也小幅下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根据对国内外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经济增速放缓、货币资金难以全面放松以及粮价维稳、猪肉价格回落等因素的判断,预计今年中国物价涨幅压力相比2011年较轻。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今年1月份CPI可能与12月份基本持平或小幅反弹,但2月份之后就会快速下降,预计年中探底,整个2012年的CPI将呈现一个“探底慢回”的状态。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表示,对于通胀,人们在关注CPI数据的同时,更应该关注PPI,因为PPI的下落幅度要比CPI要大,去年12月PPI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0.3%,这表明物价上涨的传导力量有了很大的削弱,有利于抑制未来物价上涨的动力。

 

并非拐点

尽管目前来看,通胀将不再是宏观经济的主要风险,但业内专家普遍表示,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CPI暂时性缓和,与中国经济放缓有一定关系,中国通胀型经济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表示,“CPI数月下行并不意味通胀拐点已经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目前应对物价保持继续观察,国内蔬菜等农副产品受冬季极端天气影响以及元旦和春节的消费需求导致物价出现反弹。从中长期来看,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人口结构转换导致的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带来的资源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地面积的减少等因素,都将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目前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监测的农产品批发价格和国家统计局监测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的数据都显示,2011年12月份食品价格总体处于小幅上涨过程。

虽然2011年12月CPI同比涨幅下降到了4.1%,但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远高于年初政府设定的4%的目标,“所以不能说我们已经告别通胀压力。”贺强说。

中国外汇投资院院长谭雅玲表示,CPI数据当前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老百姓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并没有降低。其次,这一轮通胀的基础因素是投机,现在市场上投资和投机都在下滑和下降的区间,所以CPI的温和调整第一是个市场情绪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欧美量化宽松、成本推动及存量较多的货币,使国内2012年通胀确实存在反弹的可能。虽然2011年央行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也仅仅是控制了新增货币的过快增长,已经存量比较多的货币还在那里,对物价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这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逐步地缓解过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担心,一旦欧债危机趋于稳定,流动性恐慌逐渐消失,世界因救助欧债危机而释放的货币将重新出笼,在市场上炒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通胀卷土重来。

 

调控政策松还是不松?

通货膨胀连续放缓,加上人们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央行于在2011年12月5日下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近4000亿元。但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还是仅仅是微调,引起热议。多数认为,2012年货币政策基调不宜全面转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认为,通胀的压力决定了2012年的货币政策以稳健为基调,但是考虑到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风险,预计相关部门会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称,2012年在通胀压力减轻的同时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紧。但考虑到中长期通胀压力犹存,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也不大,货币政策也不具备大幅放松的条件。

交行的报告预计2012年存贷款基准利率维持基本稳定,但也不排除若发生严重的外部冲击、利率小幅下调1次、0.25个百分点的可能.准备金率可能下调2至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同时也不排除若资本大规模撤出,准备金率进一步增加下调次数的可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要实现抑制物价和稳定增长的双重目标,就要改变2011年前三季度单纯用收紧银根的办法来抑制通胀的调控措施,要通过增加供给来抑制通胀,特别是实现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供需衔接。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丁茂战建议,2012年控制通货膨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决不能放松银根,在这种总基调下,为稳定增长择机微调;二是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和农副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三是做好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准备,防止因大灾造成生产供应紧张;四是出台各项改革措施,要充分考虑通胀因素,要考虑人民群众承受程度,择机而动,避免因为改革幅度过大、过频,导致资源价格、人工成本上升,从而助推通货膨胀。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12物价形势将有所好转,但对于抑制物价上涨过快的调控也不能放松,还需合理管理通胀预期。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习近平同爱尔兰总理肯尼会谈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会见以色列外长
教育部今年将投入近8亿元提升本科教育
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官方微博正式上线
去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超1万亿元
金正恩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封面人物
中东地区最大食品展在迪拜开幕
萨科齐呼吁国民为打造“强大法国”而努力
媒体回顾习近平访美之行:深化合作厚植友谊
习近平:访爱旨在推动中爱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2011年第7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
中巴建交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
抑郁症的表现 | MP4电影下载 | 最新电视剧 | 信用卡 |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 Christian Louboutin Pumps | ios培训 | 健康网 | 健康中国 | 团购 | 失恋33天电影 | 福利彩票双色球 | 北京天桥不孕不育医院 | 将夜 | 网址导航 | 酒店预订 | 盛世三国 | 007贸易网 | 吞噬星空 | 4399洛克王国 | 7k7k小游戏 | 3366 | 深圳车辆保险 | 3366小游戏 | 北京癫痫病医院 | 小说阅读网 | 酒店预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