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对进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这是中国实施的一项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国家减少进口的背景下,中国这一扩大进口的减税举措,对世界主要国家而言,无疑是个福音,这将增加这些国家的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而对中国来说,这一减税政策将对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扩大国内消费起到促进作用。
除了进口关税,中国政府还将有更多的减税措施,2011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2年里中国将继续实施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被人们看作是“钱袋子”不断鼓起来的中国政府计划通过减税“还富于民”。
路线图
降低进口关税是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内容。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以便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
为小微企业减负是结构性减税的另一项内容。谢旭人说,2012年将继续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谢旭人还强调,2012年还要落实好其他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涉企收费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公路收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
中国结构性减税的另一路径是税改。首先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的推进,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国将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项改革有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
谢旭人说,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基础上,将会稳步扩大试点范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2年中国还将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实施支持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
2012年中国还将推进资源税、消费税等多项税收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谢旭人表示,2012年将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适时扩大从价计征范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认真总结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引导合理消费。
对于减税的整体规模,目前还不好估计,不过中金公司的报告预测,在上海试点推行的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实施的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向全国推广,仅此大约将减轻相关行业税负700亿元左右。
减轻税负无疑将使企业、居民受惠,但在收支形势可能更加严峻的2012年,是否会影响到财政收入?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结构性减税更多强调的是“结构性”,整体上减税空间较小,而且与结构性减税措施对应,对于资源税、房产税和环境保护税等直接税种可能有结构性增税,因此没必要担心中国2012年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
支撑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结构性减税就曾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被引入反危机操作。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结构性减税在反危机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2008年末开始中国一直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2012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这需要强有力的中央财政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财政部能够做出继续结构性减税的决定,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判断:
第一,尽管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会给中国经济造成拖累,但从总体上看,这种不利影响不会高于2008年末和2009年初。因此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预调和微调,其扩张性操作可以相对从容。
第二,在经历了主要依靠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的“粗放型”反危机操作之后,调结构已经显得尤为紧迫。因此即便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有所显现,即便当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在于增加财政刺激力度,其扩张性操作也必须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保持平衡。
第三,从今年前11个月的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态势看,2011年实现全国财政收入“超收”1万亿元已无悬念。因此即便把实施财政扩张的一系列因素统统考虑在内,实施一定规模的减税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
“在2012年我们有能力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高培勇说。
建议
高培勇表示,结构性减税,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目标的双重性,一方面要通过减税,适当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求得整个税收收入结构的优化。在中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下,可归入流转税的税种主要有三个: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其中,增值税占比最大,在2010年增值税收入是全部税收收入的39.5%;消费税和营业税的收入占比则分别为9.9%和14.4%。
高培勇说,对于这几个税种,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在财政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放大结构性减税的效应,无疑是重要着眼点。
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也是在大规模的减税。营业税通常是以全部营业额作为征税的“分母”,而增值税则是在进行了相应的扣除后,以产品增值部分作为“分母”征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了纳税人所承受的税负。随着这一方案的实施和推广,它带来实实在在的减税效应。
高培勇说,但是由于增值税在所有流转税中最大,同时营业税终归要改为增值税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今后增值税收入所占份额,将升至50%以上,因此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显然应当锁定于增值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林双林表示,前几年为了度过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国家已经实行了扩张型财政政策,国债余额包括地方债的余额上升比较快。在实施赤字财政时,要防止片面强调增大政府开支的观念,应该重视减税和民间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在减税方面政策仍然太少,力度也不够。”林双林说。
林双林说,中国企业税率本来就高,拿企业所得税来说,几年前中国合并了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公司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但这与新加坡、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国家相比并不低,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在总税收中所占的比重比美国还高。因此在目前面临全球性经济衰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台更多的减少企业税收的措施,这对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经济长远发展都有好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中国结构性减税还仅仅局限于降低一些税种税率这一层面,而在有些时候,单纯地降低税率未必能达到真正减税的目的,“还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优化税收抵扣征管规则,比如引入新的抵扣内容和征税税基的计算方法等。”鲁政委说。
附:2011年实施的主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9月1日起,中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
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并实施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3年内免征印花税;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