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增速
2006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3.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1.3和0.7个百分点。
2、经济占比
2006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5年间其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11%、17.33%、17.58%、18.14%、18.33%、18.68%。
3、经济结构变化
2006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呈稳定下降趋势,由16.32%下降到13.25%;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呈逐步上升态势,由45.21%上升到50.09%;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出现波浪式下降趋势,2006年至2007年由38.47%下降为37.71%,随后在2008年上升为39.1%%,但接下的两年中连续下降,2010年仅为36.66%。
4、环境治理情况
2006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万元工业产值“三废”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其中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下降了41.6%,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40%,单位工业产值固废弃物产生量下降了24.3%。
5、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2006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588.37元提高到3816.47元,年均增长13.82%,分别比东、中、东北地区快2.51、0.38和0.4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9728.45元提高到14213.47元,年均增长13.47%,分别比东、中、东北地区快1.6、0.26和0.1个百分点。
6、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由22623.5亿元增加到6653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