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汪同三表示,总结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最大的启示就是:下一步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是如何保持高速,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形势下,再走以前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要更主动、更着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如果说200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保增长,那么2010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新信号。
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金融危机发生后,出口急速下滑,出现了负增长,反而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姚景源认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姚景源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方式上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上。
此外,产业结构也需要大力调整,以使经济能够健康发展。去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央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时间比较紧迫,审批新开工项目的条件和门槛也相对放松。现在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比如一些项目,并不符合节能环保的政策。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姚景源认为,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有效。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20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注重质量、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而不只是注重速度,这是今明两年经济增长最大的不同之处。
周天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使那些技术型、创新型、环保、低能耗以及服务型行业等成为今后引导中国经济增长的行业。
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
消费将成为中国2010年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农村地区的消费将成为挖掘的重点,会议提出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2009年,中国出台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对国内消费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了4个百分点,是最近十年来的最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0年要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此外,中国还将改变收入分配,加大社会保障,来推动居民的消费。
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意味着未来投资规模将得到适当控制,消费将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重点。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说,中国消费有很大潜力,金砖四国当中,中国的消费率最低,只占45%左右,其余国家消费率在60%以上,而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消费率更是高达80%以上。低的消费率意味着较高的潜在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需,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重点落在这个地方,抓住了要害,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投资规模得到适当控制的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金公司哈继铭认为,2010年消费对GDP的贡献将达到4.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GDP增长9.5%左右,高于今年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