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曹炳良:新“老年法”将强化政府责任
吕 翎 • 2007-12-12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伴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快速来临,如何维护老年人权益,已成为中国急需面对的现实问题。1996年10月1日,中国首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下简称“老年法”)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1年,期间未经任何修订。由于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部法律已不能给老年人维权提供足够的支持。

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下,老年法的修订已列入中国国务院2007年的立法计划,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国老年人权益状况如何?现行老年法存在哪些不足?老年法修订面临怎样的难题?2007年12月7日,《北京周报》采访了老年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老龄问题的国家机构)办公室副主任曹炳良。

 

记者:您怎样总体评价中国老年人的权益状况?

曹炳良:在我看来,中国老年人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这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中国以前是一个家长制社会,年龄越大,在家庭中的地位越高,掌管家庭中的大小事务。可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子女在经济和思想上日趋独立,结婚后一般都会离开父母另组家庭,而且很多会离开家乡去外地谋生,长年在外。此外,由于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法律意识不强,这种种因素都导致老年人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例如,现在社会上很多诈骗、敲诈等不法活动,有很多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

 

记者:从已有的案例来看,当前老年人哪些权益最容易受到侵犯?

曹炳良:遗产继承纠纷、子女拒绝赡养、子女阻止父母再婚,是当前老年人维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与此相对应,老年人的财产权、受照料权、人格权和婚姻自由权,往往成为被侵犯的“重灾区”。

 

记者:现行老年法已实施11年了,要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必须尽快对该法进行修订。在您看来,现行老年法存在哪些不足?

曹炳良:应该说,这部法律刚出台时在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对于推动中国老龄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部法律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这部法律大多只是一些原则性规定,刚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这是该法不能很好地为老年人用来维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这部法律对未来的发展预计不是很高,导致一些条款很快就“过时”了。例如,现行老年法规定中国养老的模式是家庭养老,可是,随着社会现实的飞速发展,家庭照料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已不能完全承载养老的重任。

 

记者:老年法修订已进行到哪一步了?它将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曹炳良:2007年初,修订老年法正式列入国务院的立法计划。2007年3月,老年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个小组由十几个国家政府机构联合组成,其中由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起主导作用。我们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以及展开调研,我们的计划是2007年底拿出建议初稿,提出哪些内容应该修订,哪些内容应该保留;2008年,争取将老年法修订草案提交国务院初审。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广泛听取老百姓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同时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成果,使立法过程做到公开、透明。

 

记者:老年法修订过程中,外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曹炳良:外界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我们在修订法律过程中都会重点考虑,并尽可能在新法中加以体现。从目前来看,养老保障以及社会照料服务问题,是老年人反映最多的两个方面。此外,由于老年人不懂法或者法律法规不明确,“打官司难”在老年人群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因而,如何加强对老年人的司法保护,以及如何明确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法律责任,也是反映比较集中的两个问题。

 

记者:老年法修订过程中是不是遇到很多的难题?

曹炳良:老年问题非常复杂,经济、道德、法律因素经常搅和在一起,这增加了立法的难度。例如,现实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案例:老人把侵占自己财产的子女告上法庭,法庭判老人胜诉,子女也赔偿了相应的费用,可是,很快老人就撤诉了,原来是闹了矛盾后,子女再也不上父母家了,老人感到孤独无助,出现了精神危机。相比于经济损失,后者是老人更加难以承受的,因此只好撤诉以求得子女的“原谅”。

 

记者:您对老年法修订有什么预期?

曹炳良:新的老年法,必须强化政府的责任。在养老这个问题上,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此次老年法修订,我们的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这个未来我们定的期限是10年,也就是说老年法修订后至少要管10年。可是,要预想未来10年中国可能发生的情况,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老年立法不仅仅是涉及到现在的老年人群,实际上涉及的是全体公民,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这是老年法的特殊性所在。

我现在才深深体会到,老年法牵涉的问题真是太复杂了,这是我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说心里话,我感到压力很大,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心里还没底。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在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之前,力争使新的老年法早日出台,并得到社会认可。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