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仅上海就有10多个团队可以进行立体电影制作,“与曾经相比,制作团队已‘不差钱’了(投入正成倍增长),差的还是理念,而3D、4 D电影挑战的是电影技术,也是电影观念。”汪天云副总裁认为,好的故事、深入人心的卡通形配合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市场中得到回报。
自主开发原创技术
黑龙江省的“四维”公司还开发出让观众告别专用眼镜的“裸视4D”技术。这种基于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平面数码立体雕塑显示技术,彻底颠覆了现有的“平面错位立体显示”等原理,通过数码编程手段和艺术家的空间创作,实现平面的立体转化,使普通的影视或绘画作品呈现出空间分明的逼真效果,在国际上属于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而在《渔童》之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更是“瞄准”了自己“经典中的经典”——《大闹天宫》。在这部1961、1964年出品的上、下集长篇动画片中,绝对主角“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绝对家喻户晓。2001年,比尔·盖茨开发XP软件时,也找到上海美影厂,表示希望由“这个”孙悟空出任XP中的office助手。去年11月23日,上海电影集团与全球领先的影视技术公司——法国的汤姆逊集团联合宣布,共同出资在上海成立公司,并启动《大闹天宫》项目,面向全球市场“开发”孙悟空。目前美影厂正与沈阳四维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不久,会“七十二变”孙悟空将化身4D而引发新的“大动静”。
同样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沈阳“四维”公司,拥有着自主研发的4D光维技术。“这是一种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将平面影(2D)像处理成立体效果,把‘现有’的影片直接转化成立体电影,让动起来的‘画’置换成动起来的‘雕塑’。”总经理赵瑞芬表示,不光动画片,此技术也适用于一般影片的立体化转换,可以“盘活”大量电影资源,绘画作品亦如是。
在美国等立体影视制作技术先进的国家,立体电影大多要通过双镜头与多镜头拍摄、或者靠三维软件模拟多镜头、造成偏光产生3D效果以及平面错位等方式实现,而运用赵瑞芬所提到光维技术则无需外界设备,只要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加工即可。
对相关技术,“四维”公司已研发了10多年。它借助于数字技术和多维建构技术等关键性基础技术,突破了“平面电影的深度再现”、“遮挡影像信息还原”、“原始镜头的仿真跟踪”、“立体影像深度质感再现”、“立体视频的解码压缩”等技术障碍,解决了世界立体影像研究领域面临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尤其是,通过人为增加信息产生立体影像的“干预法”等技术创新,被国内外同行认为是“关键中的关键”。
因取代多镜头拍摄获取立体影像的模式,“四维”公司可以把立体片的制作成本压缩几十倍。赵总经理以一部90分钟的立体影片为例,“用美国技术拍摄的成本是普通电影的10倍,而运用我们技术的话,成本只需其拍摄制作立体电影的1/600;从完成时间与进度看,‘传统’技术需4年,我们则只用1年半,随着技术不断升级,还可缩短至半年。”有专家算过,如果是奥斯卡得主《指环王》,只要等上1年半、最多两年,三部曲中的一部便能被“升级”为4D。
在这项世界先进技术的发明者——“四维”公司董事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鉴君看来,平面电影立体化是未来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迅猛发展的立体电影业需要有足够的片源来支撑,可采用‘传统’立体拍摄与制作方式生产的立体片数量有限,这就为我们这种4D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市场。”
2008年,刘教授与派拉蒙梦工厂合作,开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立体电影书《怪物史莱克3》。它由8块立体高保真画卡、一台立体影盒和一本电影道具画册组成,将卡插入影盒,读者就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立体图画。而华纳、迪斯尼等也与“四维”公司展开了合作。
很多人并不知晓,实际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可以寻到来自中国的4D特种影片与电影设备。“现在,全球共有不少于70家立体影院,每天都在滚动放映我们的影片。”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尚琳琳介绍说。该公司创建于1979年,在特种电影领域已行走10余年,是中国从事环幕4D影院的第一家,后来又开发出球幕、巨幕、水幕等类型。“这些影院每家每天放30场,每场平均40人,最保守估计,10多年来全球观众人次已超过1.5亿。”
当年,这家如今的“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制作了自己首部环幕4D影片《深海探险》,立刻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也颇受观众好评。如今已累积生产40多部4D影片,输出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期间,它还引进了当时亚洲独有的既能输出35mm又能输出70mm胶片的电影胶片机,建立起国家级的渲染阵列机房、国内首屈一指的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立体扫描成像系统,解决了制约影片大规模生产的最大束缚。2000年,其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180°环形银幕立体电影成像技术FANTAWILD 4D原理机(中文名“方特”)大获国际同行称道。2002年,这一技术在美国成功注册发明专利。
毫无疑问,有关的4D技术在其它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如长年“躺”在博物馆老照片里的一切有望“站”起来。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已与“四维”公司合作,双方共同在沈阳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建立“4D数字艺术中心”,推进多维技术在文化资源开发、文艺创作、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等已经启动“文化遗产立体再现”、“中小学多媒体立体虚拟教室”等项目,至少将有50万所中小学的课本里平面、抽象的教学内容将变成立体、直观的“视频”影像,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接触“书中人”、“书中景”……赵瑞芬总经理透露,其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以中小学平面课本素材为基础,节选经典课文,拍成立体影片550部,建设立体教学影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