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南海Ⅰ号”:廿年一觉沉船梦
吕 翎 • 2008-03-12 • 陈飚 徐卫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南海I号”沉箱出水的瞬间。 摄影 张健文

“整整二十年,我们一直在为打捞这艘沉船进行着技术方面的储备,不敢贸然行动。”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勇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神秘古船现身南海

中国南海海域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吸引了无数国际“探险者”前来寻宝。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18世纪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锡锭在中国广东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沉入海底,但报纸没有说明沉船的准确位置。

旋即,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沉船的申请。中国方面决定和英国公司合作打捞,指定广州救捞局参与。此次打捞工程辅助船“南天顺”的船长陈保进清晰地记得,1987年8月份的一天,声纳仪器颜色突然变深,“水下肯定有东西。”潜水员潜到水下后,因为淤泥太厚,没有获得任何发现。为节约成本,英国人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入海中,结果“一爪子”下去抓上来200余件精品文物,里面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等,特别是一条具有异域风格的长约170厘米、做工精细的鎏金腰带震撼了所有在场人员。这一抓,既让人振奋,又让人心疼。“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着一个开始。”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将这艘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

但是,接下来英国人的行动却引起我方人员的高度警惕。陈保进说:“他们开始只提出打捞装有白银的船只,后来用抓斗却抓出了瓷器、中国古钱等文物,我们就意识到不对劲,就拒绝为他们打捞,并上报给国家,和英方解除了合同。”

由于当时中国水下考古刚刚起步、资金也很有限,一直到1989年,中国考古队才得到了日本某考古研究所资助,并与日方组成了“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由于技术问题,1987年发现沉船的定位不够准确,所以开始对“南海Ⅰ号”进行新一轮的勘察。他们先用声纳仪器进行扫测,在可疑区域投下浮标。当时还是考古队员的张威沿着水面浮标绳拖坠下来的定点标志,潜入水下。在黑暗的海水中,他只能依靠被海水放大的呼吸声和吐出的气泡位置,感知方向和同伴之间的距离……“突然,我感觉手碰到了一个凸起物,表面很粗糙,但不是礁石。我用自己的手臂量了量,大约高出海床30厘米。接着,我又摸到了一块硬物,感觉像是一片船板,这时我断定那块凸起的东西应该就是沉船的凝结物。”张威这样描述。与此同时,日本队员采集到了一片白瓷碎片,经过与1987年出水瓷器相对比,可以肯定是“南海I号”沉船上的遗物,由此确定了沉船的大致方位。

1   2   3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