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揭密南海Ⅰ号缘何“无价”
吕 翎 • 2008-03-12 • 魏峻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龙泉窑宋青釉菊瓣纹瓷盘(2002年出水) 摄影 徐 讯人民画报

无形的遗产

虽然不像庞大的船体、精美的瓷器、灿然若新的金饰那样吸引大众的眼球,“南海Ⅰ号”也同样是保存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的宝库,为研究和展示两宋时期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艺术和社会提供了有形但无价的珍贵资料。

造船技术 中国古代的造船术在两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船舶个体大小、设施装备和制造工艺在全世界均为首屈一指。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位时已有了由神舟、客舟组成的大型政府远洋船队,按文献中客舟可载两千斛粟而神舟三倍之的记载换算,客舟、神舟的载重量将超过120吨和360吨,船长可达40米以上。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才有能力制造出体形如此巨大的远洋船舶。然而,文献中宋代造船资料的匮乏造成学术界对于宋船工艺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几条宋船资料的初步研究,总结了两宋时期造船技术的若干先进性:包括船型的结构与选材,外舷板的鱼鳞式搭接、水密舱和平衡舵等技术的广泛使用。不过由于这些宋船实物保存不佳,致使船史专家对于宋代造船技术的认识并不充分。作为保存相对完好的南宋早期普通商船,“南海Ⅰ号”是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珍贵实物,从船舶的船型结构、木材选择、加固和密封技术、附属设施等方面提供了探索宋船制造工艺的系统资料。

航海技术 先进的造船技术是远洋贸易的基础,高超的航海技术才是征服海洋的保证。两宋时期我国远洋航行的空间范围远胜以前历代,近达日本、朝鲜、东南亚,远至印度、西亚,甚至东非,在航海技术上也发展出一整套成熟的定位和驾驶技能。根据宋代的文献和古船实物分析,已知当时的航海者对于测深定位、潮汐预测、驶风和导航技术、水浮式罗盘和量天尺定位等技术已有了娴熟的掌握。考虑到“南海Ⅰ号”结构状态的完整性和保存条件的优越性,可以毫不夸张地预测,针对其船体结构(如船形、龙骨形态等)、航行属具(如桅、帆、舵等)和船载文物(如碇石等)等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推进造船术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加深对当时航海技术内涵的认识。

 

(本文作者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页   1   2   3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