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觊觎中国岛屿海域意欲何为?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些国家觊觎中国岛屿海域意欲何为?
特约记者 戴小华 • 2012-06-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最近,中国的东海、南海区域很不平静。在东海,日本在钓鱼岛再兴波澜,为达强占该岛的目的,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竟想出了购买该岛的主意,并为此吹吹打打、大肆筹款、好不热闹。在南海,菲律宾在历来属于中国版图的黄岩岛发难,先是派军舰袭扰我进行正常捕鱼作业的渔船和渔民,与我执行公务的海监船对峙;而后相继做出企图将黄岩岛问题诉诸国际法庭、挑动部分菲民众搞所谓全球反华示威游行、力促美国日本越南予以支持等动作,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和耐心。目前,中菲黄岩岛对峙已达一个多月,尽管菲方也做出了一些似乎回归理性的外交姿态,但问题的真正解决尚需时日。

钓鱼岛、黄岩岛等等都是一些面积超小,不宜人居的小岛,一些国家为何宁愿损害与中国的关系,甚至冒与中国反目的风险也要纠缠不放呢?

 

周边多个国家与我存在岛屿海域之争

应当看到,不仅是日本菲律宾,目前中国从北到南各海洋区域内几乎都存在着与周边国家的岛屿海域纷争。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4万公里,面积在500平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尽管中国的海岸线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位,但中国目前既不是海洋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可管辖包括港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内的六大海洋区域。据此规定,中国拥有299.7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世界陆地资源日益减少,各国都力图从海洋获得更多的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周边邻国开始采取种种借口侵占中国海域,逐步形成了约180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分布在黄海、东海和南海区域。目前我被非法侵占的海域已达70万平方公里。

在38万平方公里的黄海,根据黄海大陆架是中国陆地的自然延伸,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但韩国主张以“中间线原则”代替海底自然谷线为界,如按此划分,朝韩可多划18万平方公里海域,该海域为中朝韩三国的争议海区。在77万平方公里的东海,根据东海大陆架是中国陆地的自然延伸,应归中国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日本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由此形成了1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

在356万平方公里的南海,中国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最为严重。目前,南沙群岛除中国控制的8个岛屿和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外,共有40多个岛礁被其它国家侵占。其中,越南占领29个,不仅控制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约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还宣布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归其所有,并单方面将北部湾三分之二以上海域据为己有;菲律宾占领9个,宣布黄岩岛为其领土,将中沙群岛及附近海域划入其版图,形成与中国4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马来西亚占领5个,与中国产生17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也有侵占我岛屿和海域的情况。

 

岛屿海域之争实际是权益利益之争

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岛屿海域之争表面是领土之争,实质是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和经济利益之争。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类居住的陆地不堪重负,占地球表面积70.8%并拥有丰富资源的海洋自然成为各国关注和争夺的重点。据初步测算,全球海洋拥有的矿物资源、海洋食物资源是陆地的千余倍,所提供的水产品能养活300多亿人口,并蕴含着大量人类所必需的食物、肥料、矿产、石油、水等宝贵资源。

据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海底资源勘察,中国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油田之一,特别是钓鱼岛附近水域的海底石油储藏量堪称“第二个中东”。据初步估算,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合100亿吨。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其油气地址储量大致在630亿吨,其中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管辖的海域,约占国家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以目前中国的原油产量,现已发现的陆地石油储量再过20年即将开采完毕,而南海水域的石油储藏,够用约100年,其它资源储备总价值也在1万亿美元以上,这对于周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关系重大不容忽视的一笔财富。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丧失一个小岛,就会丧失该岛周围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丧失相当于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及相关渔业矿产资源。正因如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寸海必争,每岛必夺”成为世界海洋斗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战略动向。

除海洋资源外,争夺海上运输通道、控制海上战略要地,是一些国家觊觎我海域海岛的又一缘由。从地理位置看,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海又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海域交通线之一,它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扼守两洋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的必经之地,也是保证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航行畅通的关键所在。上述航线对于南亚诸国及美、日、俄等国都深具战略意义,美国、日本、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都争相在南海进行双边或多边军演,展示其军事存在,争夺海上战略要地无疑是目标所在。

 

美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自去年美国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洲”的战略目标以来,一些国家与中国海域海岛之争的背后就总也甩不掉美国的影子。

黄岩岛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外交的重中之重就是拉美国卷入争端,靠美国抗衡中国。近段时间,菲国外长、防长、总统走马灯似的访问美国,又是购买美国过期军舰,又是与美举行联合军演,又是强调美菲盟国关系,其用意都是拉美国下水以抗衡中国。

美国当然明白菲律宾的用意,但为实现“重返亚洲、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美一方面表示“在中菲南海争执上持中立立场”,一方面却又高调支持亚洲诸小兄弟们。国防部长帕内塔去年底和今年中两度访亚,先后到访印度、越南、印尼、日本和韩国,却唯独没有中国。这种围绕中国画圈的走访用意究竟何在,人们不难理解。但帕氏却唯恐人们不明白,索性更加直白地表态:对于中国军力扩张,军队现代化,我们必须警惕、强大,以应对任何挑战。

日本亦如此。在日本召开的“太平洋岛国首脑峰会”本是一个没多少影响的的会议,今年日方却刻意邀请美国参加,一方面提高该会的国际关注度,同时有意无意地拉起一个由美国支持的抗衡中国的联合阵线。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一些国家与中国的海上争锋其实质就是为了既在经济上获益,又在政治上挟洋自重打压中国。

 

全方位多手段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及政治经济利益

面对周边一些国家与中国日益加剧的岛屿海域之争,我们应从外交斡旋、军事准备、经济作为、宣传舆论斗争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及政治经济利益。

外交上,积极与周边存在争议的国家展开双边或多边斡旋,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下,平等协商、据理力争,既不侵犯他国合法利益,也不让中国利益受损,争取与这些国家就争议问题形成某种机制性的解决方案。同时,继续深化与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破除大国间必然制衡对抗的怪圈,使双方增加互信减少疑虑;特别应使美国认识到冷战思维的荒谬和中美双方相互依存的现实重要性,从而减少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误判,降低构筑遏制中国联合阵线的冲动。当然,对美国企图干涉我主权内政的各种举动,仍应坚决抨击抵制。

军事上,我们不希望战争却也要勇于面对战争,做好打一场局部战争的准备。特别应大力加强海洋岛屿防御体系建设,提高海防控制能力和应急作战能力,建立海防预警机制,应付突发事件。加强我军对远端岛屿海域的战略投送能力,确保一旦需要,能够快速向这些岛屿海域进行军力投送。还应注重加强对中国管辖的岛屿海域的立法,以便进行海洋执法维权。最近,我有关部门首次公布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开展包括钓鱼岛、黄岩岛在内的海岛海域的海洋观测预报。规定这些岛屿上的海洋观测站点及设施受中国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破坏。这样就使我对上述岛屿的主权实体化了,同时也为某些国家如强行侵占该岛而引发的军事斗争进行了法理铺垫。

经济上,继续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所作为”的方针,在经济开发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考虑到有关岛屿海域的划界争议非常复杂,解决进程将相当漫长,与其长久等待,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在争议海域共同开展资源开发。这样,既有利于我对争议海域的实际管辖和开发利用,也能够对任何邻国单方面掠夺中国海洋资源的行为予以有效制止。在主权归我的海域内,经济活动不能停止,该捕鱼捕鱼,该采油采油,这本身就是对主权的最好诠释。此外,不能让一些国家既在与我的经济合作中获取大量实际利益,又一再挑战我们的主权和善意的底线。经济上该制裁就得制裁,世界各国莫不如此。

在舆论宣传方面,应特别注重加强海洋观教育,提高国民的海洋权益观和海洋国土观念;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海域主权在我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既然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签署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就要争取在联合国的框架内依法解决问题。事实上,国际舆论对某些国家侵权扩张的行为也颇为不满。前不久,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断然否定了日本企图将冲之鸟礁定为“岛”,并以其为基点扩大日本海底资源开发和专属经济区的计划,释放出主持正义的积极信号。

“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一些国家视中国睦邻友好政策为可欺,挟洋自重、结帮欺人,一意孤行地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权益,则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除了在国际社会留下一个大大的笑柄,他们什么也不可能得到。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第20届昆交会暨第5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开幕
中国渔政船巡航钓鱼岛 遭日本警告勿进日方领海
成品油调价窗口明日将开启
中国拟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明确资本定义
我国慈善捐助信息系统预计年内上线
农产品下半年或现新一轮涨价周期
菲总统携“南海话题”访英美
逾百国领导人出席里约峰会 潘基文期待切实成果
美称印度系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关键”
人社部拟提出弹性延迟领基本养老金年龄建议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