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5“城乡联系——中外对话”活动在浙江松阳举办

  ·   2025-11-06  ·   来源:今日中国
标签:城乡协同;中外对话;文化
打印
纠错

  11月4日至5日,以“城乡协同发展:文化、住区和基础服务”为主题的2025“城乡联系——中外对话”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办。活动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谢刚,联合国人居署全球解决方案司司长拉斐尔·塔茨,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处处长孙晓春,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伯军,中共松阳县委书记梁海刚出席活动并致辞。

  

  谢刚致辞。

  谢刚指出,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中国外文局将发挥国际传播优势,从四个方面助力城乡发展议题的国际交流:深化内容建设,系统展现中国城乡融合实践;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拓展合作网络,与联合国人居署等机构共建城乡发展传播共同体;促进人文交流,搭建国际专家、媒体和青年感知中国城乡的对话平台,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拉斐尔·塔茨致辞。

  拉斐尔·塔茨强调,当前全球超过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该比例将接近70%,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加强城乡联系不仅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增强区域韧性、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本次活动为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对话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将合作转化为切实成果。

  

  孙晓春致辞。

  孙晓春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期待本次活动为“十五五”期间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谋划城乡美好未来;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更多国际范例和先进经验,推动交流互鉴,共同守护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让每一个传统村落都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叶伯军致辞。

  叶伯军表示,城乡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连接,更是文明进程的共融。松阳的实践既为丽水城乡协同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全球城乡融合贡献了东方智慧。他强调,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城乡因互鉴而共进。期待与会嘉宾在实地参访中感受松阳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为城乡协同发展贡献更多真知灼见。

  

  梁海刚致辞。

  梁海刚表示,城乡并非割裂的两端,而是共生的整体;缩小城乡差距不是简单的资源平移,而是优势互补、融合共生的系统工程。作为“古典中国”县域样本的现代实践,松阳将在城乡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保持更加坚定的追求、树立更高标准、注入更深内涵、付出更大努力。他期待通过本次活动汲取更多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同时将松阳的探索与思考奉献给世界。

  

  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依次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思考:多特蒙德工业大学规划学院名誉教授克劳斯·昆兹曼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对乡村发展的作用”展开论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马瑞海·图尔努以“通过遗产视角看发展”为题进行发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产业园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廉毅锐分享了“空间更新通向产业复兴”的路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赵中枢就“历史城区的功能类型与保护”作了深入阐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贵庆则从“乡村进化视域下传统村落空间演进”角度分享了见解。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存量空间活化”边会。

  

  “传统村落活态传承与创新”边会。

  

  中外嘉宾在松阳传统村落实地探访。

  

  中外嘉宾及当地群众举行共创活动。

  活动期间,中外嘉宾实地走访了荷田岭区块、明善书院、松阳老街、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松庄村、智慧交通产业园及松阳县共配中心等地,全面了解松阳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智慧交通建设、客货邮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此外,与会代表还围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存量空间活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主题街区打造”“传统村落活态传承与创新”“城乡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四个专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活动期间还公布了第四届松阳乡村振兴全国建筑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并举行颁奖仪式。

  

  活动开幕式现场。

  来自12个国家、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国内外官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百余位嘉宾,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活动通过系统展示松阳在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宝贵经验与显著成效,向国际社会生动讲述城乡协调发展的“松阳故事”,为全球可持续城市与乡村共建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