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用舞蹈活化古籍 舞剧《天工开物》将第四次登陆北京舞台

王若涵  ·   2025-10-2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天工开物;文化
打印
纠错

  2026年2月6日至8日,由陆川导演的舞剧《天工开物》将第四次登陆北京舞台,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演四场。该剧此前三次进京演出均一票难求,此次四赴京城,既是对北京观众热情的回应,更印证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持久生命力。

  舞剧《天工开物》剧照(江西文演集团供图)

  舞剧《天工开物》由江西文演集团、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出品,取材自《天工开物》,以其作者宋应星的传奇经历为原型,通过“赶考”“著书”“山河” 等舞蹈篇章,重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更将宋应星那份执着与深沉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观众。

  据悉,该剧自2024年7月巡演开启,国内外演出超30城,场次超100场,累计观众超1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舞剧,“00”后、“90”后观众占比达60%,掀起了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

  舞剧《天工开物》在舞美设计方案参考大量史料,通过对明代画卷、建筑、器物、服饰、家具等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剧中舞美设计中“巨物”的应用、舞美装置、视觉呈现都运用了这个概念,特别是原书中123幅白描绣像的插图,是典型的明代版画特点,成为了贯穿全局的美学元素,呈现出震撼的舞台效果,整体风格兼具内敛和巧妙。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的服饰特点,精巧的是,大量的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第一陶”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音乐创作上,采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比如:打铁、抽拉风箱、稻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织丝的声音素材,简朴又传神。

  2025年10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迎来了《天工开物》的第100场演出,此轮演出由宇树科技机器人、机器狗与演员共同登台谢幕,呈现了一场跨越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共舞的景象。舞剧《天工开物》百场回顾的同时,也开启了海外巡演,10月25日,《天工开物》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11月28日至30日将在希腊雅典进行四场商演,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对此,江西文演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瑞峰表示,《天工开物》不仅是一部舞剧的“出海”,更是江西故事、中国声音的又一次生动传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