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小小的我》《长安的荔枝》《好东西》等影片获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提名

张雅格  ·   2025-09-2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金鸡奖;厦门;文化
打印
纠错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1日至1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9月26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厦航嘉年华酒店举办,揭晓了本届电影节的主体活动、奖项提名、视觉形象及筹备亮点。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和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标志着这场中国电影界的年度盛事正式进入倒计时。

 

  权威评奖鼓励创新,提名名单聚焦佳作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奖情况。本届评奖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共收到符合评奖周期范围的影片212部。邓光辉指出,本届金鸡奖评委会秉持“主旋律拓展、艺术性创新、类型化培育”的评奖主旨,鼓励创作者突出展现“场景中的新时代、作品中的新大众、光影中的新观念”,努力弘扬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艺术观、电影观。评委会经过集中观摩、交流讨论和实名投票,已产生全部奖项的提名名单。

  在备受瞩目的最佳故事片提名中,既有引发广泛社会讨论的作品,也不乏市场表现优异的佳片,包括《小小的我》《长安的荔枝》和《好东西》等。在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中,则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优秀作品,如美国的《F1:狂飙飞车》《此心安处》,意大利的《还有明天》,巴西与法国合拍的《我仍在此》,以及泰国的《姥姥的外孙》,充分展现了中国金鸡奖的国际视野和影响力。

 

  主体活动丰富多彩,塑造品牌赋能产业 

  据介绍,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意义非凡。电影节将赓续中国电影优良传统,以推动电影创作生产传播方式变革、释放电影行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

  电影节主体活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包括:电影节开幕式、金鸡奖提名表彰仪式、金鸡奖颁奖典礼及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座谈会等庆典仪式;国产电影展、国际(华语)影展、XR影展等电影展映和艺术家走基层惠民活动;金鸡电影创投大会、金鸡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等青年创作扶持活动;金鸡·鼓浪屿论坛、学术论坛、编导演论坛等专业学术活动;以及项目推介会、国际会客厅等电影市场活动。

  主办方表示,本届电影节将从四个方面着力塑造品牌形象:鼓励艺术创新,生动描绘时代场景;坚持人民至上,通过现实主义作品凝聚共识;展现开放包容,通过国际交流坚定文化自信;涵养人文精神,以电影全产业链赋能厦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

 

  厦门筹备精益求精,视觉海报寓意深远 

  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国云详细介绍了电影节的筹备工作情况。他表示,厦门正严格遵循“安全、有序、节俭、精彩、实效”的办节要求,全力提升电影节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据悉,今年电影节开幕式将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举办,颁奖典礼暨闭幕式设在海峡大剧院,而金鸡奖提名者表彰仪式将首次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发布会现场,设计团队代表发布了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主视觉海报和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海报。金鸡奖主海报创作理念根植于“金鸡啼晓”的精神内涵,以简练现代的视觉语言塑造出昂扬挺拔的金鸡形象,一道破晓弧光既喻示金鸡启明,又融汇了厦门海滨的晨曦之意。电影节海报则以“光之羽”为核心主题,将光束凝结为金鸡羽翼,象征中国电影的生命力与不断超越的艺术追求。适逢中国电影120周年,画面以炽热红色为主调,传递着辉煌历史与未来的无限激情。

 

  推介人、合作伙伴亮相,共赴金鸡之约 

  发布会同时举行了简洁而隆重的颁发和签约环节。中国影协副主席尹鸿发布了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完整提名名单。演员陈飞宇、宋茜被任命为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厦门推介人”,郭国云为推介人代表陈飞宇授予了证书。

  自1981年创立以来,金鸡奖始终是中国电影最权威的专业奖项和民族文化的骄傲。它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主办,以创办年份的生肖“鸡”命名。金鸡奖已扎根厦门十年,并于2019年由两年一届改为每年评选,持续以高水准、高规格推动中国电影从高原迈向高峰。2025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必将成为一场凝聚行业力量、点亮人民生活的电影文化盛宴。

  9月26日,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国云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筹备工作情况。(张巍摄)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海报。(主办方供图)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主视觉海报。(主办方供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