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9 · 来源: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 |
标签:非遗服饰;文化 | 打印
| 纠错 |
9月7日,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兰之云裳”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798园区举办。活动由兰花奖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支持,中外文国际传播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主办,旨在以非遗服饰为载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深入感知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余应福、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出席活动并致辞。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主任、兰花奖秘书处秘书长陈实出席活动。兰花奖国际评委孟斐璇和第二届兰花奖获奖嘉宾白杨,以及来自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驻华使馆,以及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100余人;来自云南省楚雄州和大理州、陕西省汉中市、海南五指山市、河南洛阳市等地有关负责人;来自服装时尚行业机构、文化传媒公司、小红书、微博、抖音、优酷、快手等社媒主播,共计50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此外,兰花奖获奖嘉宾白杨和来自东盟8国的15位外交官作为特别嘉宾参与时装走秀环节。
▲余应福致辞。
在致辞环节,余应福表示,服饰是文明的“活化石”,承载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无论是中国多地的非遗服饰,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统服饰,都是人类共同财富。本次以中外非遗服饰为纽带,旨在以文化创新激活传统,将非遗转化为现代时尚语言,融入世界潮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人文基础。中国外文局长期深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始终认为文明交流需依托服饰、艺术等有温度的载体,将持续发挥国际传播与人文交流优势,携手各方推动传统与当下、艺术与科学深度交融,打造更多文明交流成果。
▲韩灿才致辞。
韩灿才表示,这场服饰文化盛宴以非遗为纽带,让东盟十国通过传统服饰无声讲述各自的历史与当代活力。东盟与中国文化相通、历史相系,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渊源与纽带。今日的活动正是这种血脉相连的生动诠释——从泰国服饰的日常传承,到中国汉服的千年风雅,每一针一线都在编织文明对话的桥梁。中国的传统服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参展国家的服饰文化一道,为我们社会之间的互联互通搭建桥梁,推动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与共鸣。
▲中国非遗服饰展示环节
在中国非遗服饰展示环节,来自洛阳、汉中、五指山、大理和楚雄五地特色服饰,以服饰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洛阳汉服形制典雅礼韵深远,彰显华夏千年衣冠文明;羌族服饰携山野清风而至,绣纹深藏民族印记与吉祥寓意;海南黎锦华美展现三千年非遗技艺,植物染纹样织就南海瑰丽传说;大理白族服饰凝结风花雪月,针线间诠释自然诗意与生活哲学;楚雄彝族纹样华丽银饰精湛,绽放彝族文化深厚独特魅力。
▲中外非遗服饰互鉴展示环节
在中外非遗服饰互鉴展示环节,来自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八国的外交官们和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获得者白杨等特邀嘉宾,呈现了一场跨越国界的非遗服饰大赏。文莱礼服以金线细密织入传统手工艺,彰显文莱婚俗的尊贵古礼与匠心传承;新加坡卡巴雅珠绣璀璨生辉,巧妙融合海港城市的开放精神与传统技艺;印尼卡巴雅蜡染纹样循环往复,深刻诠释岛屿文化中对生命永恒的美好祈愿;马来礼服以金银丝线精织尊贵典雅,东马珠饰细绘灵动传统之美;缅甸笼基长裙轻盈飘逸,以独特纹样织就热带风情的优雅与千年文化的深邃;菲律宾传统服饰以精绣薄纱织就通透质感,完美诠释热带海岛的浪漫风情与悠然意趣;泰国泰锦色彩绚烂如霞,完美融合古老工艺与暹罗文明的优雅艺术底蕴;越南奥戴翩然纤雅灵动,以流动线条勾勒家族伦理与东方含蓄之美。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举办期间,通过借助兰花奖国际人脉资源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国际社会直观领略中国、东盟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元文化魅力。它既是一场非遗服饰文化盛宴,也是兰花奖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
兰花奖是由中国外文局发起面向全球开展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奖项,旨在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据悉,该奖项自2022设立以来,2025年7月已成功举办第二届颁奖典礼。越来越多的中外机构和友好人士积极参与到兰花奖的推荐、评选和交流活动中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