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辛珍 · 2025-08-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内蒙古:白狼林俗树皮画;文化 | 打印
| 纠错 |
一把剪刀,一张桦树皮,轻轻裁剪之后,被粘贴在底板上,一幅生动的画便“活”了。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特有的技艺。这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小镇,至少五分之一的妇女们从制作树皮画中获得一份收益。她们还经常会向到访的游客展示这份技艺,甚至手把手地教游客制作树皮画。
“我们白狼镇地处大兴安中段岭脊,被茂密的原始森林环绕,这片森林赋予我们文化和财富,也证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白狼林俗树皮画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梦说。
白狼林俗树皮画起源于白狼镇,它以其独特的创作材料——白桦树皮制作工艺闻名,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当地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2018年 ,白狼林俗树皮画入选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白狼林俗树皮画的原材料取自于当地山上枯死、倒伏的白桦树,或者林业工人修剪留下白桦树枝,是随处可得的材料,从树上剥取的桦树皮经过清洗、水煮、杀菌、剥层等工艺处理,然后多以中国山水人物画等构图,色彩多以桦树皮画本身的颜色为主,因此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杨梦介绍说,树皮画的创作,藏着艺师的巧思。选材时,要根据树皮的纹理、色泽来构思题材,有的树皮带浅褐色斑点,正好能化作林间飞鸟;构图讲究疏密有致,让林海的壮阔或花鸟的灵动在画面中自然舒展;剪裁是最考验功夫的,用剪刀将树皮剪出细如发丝的线条、薄如蝉翼的花瓣,指尖稍重就可能前功尽弃;粘贴时不用复杂的胶水,多靠树皮自身的韧性和巧妙的叠压固定,仿佛让树皮在画面上“生长”。
白狼林俗树皮画除少数是游客购买收藏外,有许多被以礼物的形式购买后赠送宾朋,其中包括赠送给外国友人。“我手中的这片桦树皮它承载着一座山林的记忆,一个民族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当您触摸树皮画的纹路时,能听见大兴安岭的风声,看见生命如何在时光中扎根。”杨梦说。
白狼林俗树皮画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梦介绍树皮画。(兰辛珍摄)
树皮画作品(兰辛珍摄)
树皮画首饰(兰辛珍摄)
白狼林俗树皮画艺师手把手教游客制作树皮画(兰辛珍摄)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