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坚定初心结硕果,守正创新向未来——纪念《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段非平  ·   2023-06-22  ·   来源:人民中国
标签:《人民中国》日文版;周年纪念;文化
打印
纠错

  今年是《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70年,840期杂志,《人民中国》始终坚持中日友好,紧贴时代与中日关系热点,向日本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70年,25567个日夜,《人民中国》始终与读者一路相伴,共同见证中日关系波澜起伏的发展历程,记录两国人民情真意切的友好往来。

  6月21日上午,以“守正创新 再续辉煌”为主题的《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中国外文局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中日友协常务副会长、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原国务院中日经济交流会秘书长张云方,原人民中国杂志社老领导、老同志代表以及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员工代表近80人齐聚一堂,共叙往事,共话未来。

 

  肯定与期望

  “《人民中国》的70年是致力向日本说明真实中国的70年,是中日友好人士携手同心推动中日友好的70年,是一代代《人民中国》人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发展的70年。”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人民中国》为推动当代中日关系发展发挥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一代代《人民中国》人铸就了使命担当、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些宝贵精神是《人民中国》70年锤炼出的传统作风,更是支持今后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致辞

  创刊70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围绕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对日传播,高岸明提出了五点期望,即要坚定推进中日友好的信念,服务中日关系大局;要深化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对日传播合力;要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做强人民中国品牌;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对日传播生力军;要拓宽两国人脉资源,唱响友好合作声音。

  中日友协常务副会长、前驻日大使程永华致辞

  中日友协常务副会长、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主席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中日之间既拥有实现绿色低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共同关切与利益点,也拥有相通的东方文化、东方智慧等共鸣、共情之处。作为日本人民读懂看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希望《人民中国》立足日本民众关切,着眼中国人民生活,通过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题材故事,向日本民众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期待《人民中国》能继续发挥在日影响力和独特优势,以日本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亲切细腻的文风,正面引导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关注中国发展、中国机遇、中国未来,积极投身中日人文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激发中日友好蕴藏的磅礴力量,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美好前景。”

  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代读原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先生的书面致辞

  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代读了已92岁高龄的原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的书面致辞。刘德有在致辞中指出:“《人民中国》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守正创新,这也是杂志能够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近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深刻、复杂、巨大的变化,但我们必须如实地看到维护和推动中日友好发展的健康力量依然存在,特别是一批新生的年轻力量正在成长,他们是《人民中国》读者的后备军,需要我们格外加以重视、爱护和精心培育。很多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我们要做的是向他们展示好中国的形象,传播好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舆论挑战,媒体可谓责任重大。原国务院中日经济交流会秘书长张云方认为,如何增强日本和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全面理解,舒缓紧张局势,是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窗口和平台的《人民中国》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在致辞中提出,“国家关系是动态的,人民的交流却是永恒的。在介绍一个等身大中国的同时,也要把一个多彩的世界、文明的亚洲和真实的日本带给中国读者。要把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的理念,像乳汁一样不断地浇灌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心田。”

 

  回忆与担当

  在纪念座谈会的交流环节,8位退休或在职的老中青员工代表相继发言,共同回忆了《人民中国》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值得铭记的优良作风以及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为《人民中国》今后取得更好发展献计献策。

  原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沈文玉如数家珍般回忆起一代代《人民中国》人的拼搏往事,并表示大家用火热年华和满腔情怀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新中国外宣事业的无名英雄册上,诠释了外宣人的光荣、责任和担当。

  退休老同志代表刘世昭曾是一名摄影记者,在3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用影像定格时代记忆。1981年,刘世昭与文字记者沈兴大历时404天,骑行1万多里,采访了京杭大运河沿途的53个县和77个村镇。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展示了《人民中国》通过实地探访,向读者展示原汁原味的社会百态和人民生活的风貌。

  作为业务骨干代表,对日传播事业部主任钱海澎和媒体融合发展部主任王浩分享了加入人民中国大家庭20年来的感悟。在钱海澎看来,走过70年征程的《人民中国》虽经历中日关系的起起伏伏,却波澜不惊、从容笑对。这份淡定的背后是传承带来的自信、创新赋予的活力,以及坚定中日友好信念铸就的底气。王浩则将《人民中国》比喻成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成熟、博学、厚重,有品位又不失幽默,向日本读者娓娓讲述中国故事。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随着产品形态的拓宽和业务创新的实践,《人民中国》这棵对日传播的“老树”,正在不断发出“新芽”。

  从《人民中国》的读者转变为杂志社一员的日本专家笼川可奈子表示,虽然在异国他乡工作并非易事,但人民中国这个大家庭给了她很多温暖和帮助。《人民中国》的报道让她接触、认识到了真实的中国,她也希望能有更多日本读者通过《人民中国》这座“桥梁”感知充满魅力的中国。

  对日传播事业部编辑蔡梦瑶表示,虽然她只是入职4年的青年员工,但深切感受到前辈们薪火相传的“人民中国精神”,一直在激励鼓舞着自己。4年来,她感悟到“用脚板跑出好新闻”和“为读者奉献有温度报道”的深刻内涵,并将以此不断鞭策自己成长、蜕变。

  2021年,外文局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在人民中国杂志社与中国报道杂志社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为《人民中国》在新时代加快融合发展、深耕对日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作为共同奋斗的同仁,华语传播事业部(《中国报道》编辑部)副主任徐豪和视觉设计部副主任韦万里也为《人民中国》70岁生日送上了祝福,并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人民中国》。在徐豪看来, 《人民中国》日文版能在70年的大浪淘沙中延续至今、文脉不断,是因为它做到了“守拙”、“创新”和“包容”。这三点让《人民中国》成为中日关系历史进程的记录者、见证者和守望者,也创造了自己光荣的历史。韦万里认为,纸媒杂志的生存之道,在于它能给读者带来“浪漫”的阅读体验。今后,他将着力打造图片和设计两条语言线索,力求建立杂志独特且有魅力的视觉风格,以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

  热情洋溢的致辞和精彩生动的交流结束后,亚太传播中心主任陈文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70年来,《人民中国》在拼搏奋斗中彰显出的使命担当、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钻研探索与团结协作精神,我们必须传承弘扬;在践行“四力”中塑造出的真实、扎实、平实的文风,我们必须发扬光大。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民中国》这个老字号必将在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中再放异彩。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