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人工智能绘画时代来临,艺术已死?

《北京周报》记者 王若涵  ·   2023-04-1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人工智能;绘画;文化
打印
纠错

  付莞月在广州从事游戏原画师一职,闲暇时间,她会在视频网站上传自己的绘画过程、分享生活日常。3月21日,付莞月发布了名为《游戏公司使用AI现状》的视频,演示了使用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改进绘画作品的过程。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与自己以往发布后只有几千播放量的视频不同,该视频迅速走红,播放量超过39万次,引发网友对AI与艺术的激烈讨论。

  “公司使用AI后开始裁员”、“美术机构培训AI技术”、“艺术生该何去何从”等内容出现在评论区,无不反映出网友对人类艺术创作前景的担忧与焦虑。

AI绘画软件Midjourney根据右图指令生成中国风钢铁侠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雨光)


  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的人工智能

  AI绘画是一个从文本到图像的生成过程,输入一段话,生成一幅画,本质是计算。从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看到在计算机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潜力,发展至今,AI绘画艺术已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AI绘画软件包括Midjourney、DALL-E、Stable Diffusion等等。使用者只要输入文字指令,不到一分钟时间,人工智能就能通过算法生成画作。已有部分设计师将AI绘图用作自己作品的背景或直接在此基础上完善。面对迅速发展的AI绘画,甚至有部分网友发出“艺术已死!”的悲观论调。

  人工智能的出现真的扼杀了艺术吗?纵观历史,科技发展早已介入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传播都因为科技的进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合理使用技术工具,可以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设计师顾应涛认为,AI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可以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AI其实让艺术更普及了。对此,付莞月也有相同看法:“人工智能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举个例子,如果我脑海里突然涌现灵感,即便我不会画画,也可以通过文字让AI帮我画出来。使用AI可以突破只能用文字记录的局限,丰富大家的表达方式。”

顾应涛使用Midjourney完成作品《承包公交车啦》


  无法替代人类艺术创新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虽然能提高绘画领域的制图效率,但无法代替人类独有的创作。对此,顾应涛说:“人工智能说到底是在大量收集人类绘画作品的基础上二次加工,它局限于数据库。若论起艺术的创新,只有人类才能做到。”

  除了创新之外,人们普遍认为,AI美术作品缺少了“灵魂”。产品设计师储小芸认为绘画本身没自带意义和价值,是人类丰富的情感赋予作品灵魂。“梵高的《向日葵》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正是源于他对生命与自然深沉的热爱。面对带有生命之色、阳光之色的向日葵,哪怕艺术兴趣寥寥的人也会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唤起心中澎湃燃烧的激情。”她说。

梵高《向日葵》(来源:梵高博物馆官网)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部分用户对AI绘画并不买账。有网友表示如果手机游戏里充斥着AI制作的风格统一、呆板乏味的人物画面,就不愿意给游戏充值。自由插画师在接稿时也会强调“不使用AI制图”的原则,通过全程录屏的方式证明图片属于原创作品。这是因为使用AI制图不仅可能涉及版权问题,而且也会使插画师自身口碑崩塌。“当大家都会用AI制图的时候,手绘就会显得更加珍贵,就像手工制品和流水线产品的区别。”网页设计师周婷婷说道。

  AI绘画不仅无法取代艺术创作,更无法给热爱艺术的人们提供情绪价值。顾应涛表示:“AI制图和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完全不同。当你坐在画板前慢慢堆砌颜色、抒发心中畅想,那种心情和成就感,远不是一段关键词出来的作品可比的。”

  人类画师今后该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处,引发了广泛的思考。新海诚是著名的日本动画导演,代表作品包括《言叶之庭》《你的名字》《天气之子》。3月19日,新海诚在上海出席电影《铃芽之旅》首映礼时表示非常期待AI。“我觉得AI是一个工具,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工具,我们能做更多的事情。”面对AI对绘画领域带来的冲击,新海诚鼓励画师:“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千万不要说我们打不过AI,让AI占领了人类的市场,这样就不好了。包括我自己在内,我希望各位创作者们,大家一起加油,不要输给AI。”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