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京中善口技者牛玉亮:传承唇齿间的“非遗”艺术

《北京周报》记者 尹康  ·   2021-09-2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非遗文化;口技;文化
打印
纠错

牛玉亮在模仿黄鹂鸟叫声(北京周报记者 尹康摄)

  说起最具北京城市特色的声音,有人说是长安街上的车水马龙,有人说是护城河河水与碎石、枯叶碰撞的声响,亦或是胡同内不时传来的虫鸣鸟叫……这些奇妙的声音,口技大师牛玉亮都能“信口拈来”。在他的演绎下,庄严的北京城有了更多“烟火气”,也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独特韵味。

  之所以能够“信口拈来”地模仿各种声音,因为牛玉亮掌握着精湛的口技技艺,是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口技代表性传承人。口技,是一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表演技艺,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能使听众身临其境、难辨真伪。

  

“能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目标”

  牛玉亮家住北京大栅栏南边的湿井胡同,走进他家的小院,阵阵鸟鸣传入耳畔,清脆婉转,余音袅袅……第一次见面,他就给予了《北京周报》记者这样一个特别的欢迎仪式。他的家并不大,两间简单的小平房便是老两口的居所。

  “我从小就喜欢模仿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这位83岁的老人回忆道。起初,他并不知道这“声音模仿”的技艺叫做口技,只是偶尔在杂耍表演中见过,甚是感兴趣。直到他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在上海观看了上海杂技团的口技大师周志成的演出之后,牛玉亮为此而着迷。“我当时就觉得找到了能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目标!”他笑着说。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拜师学艺,系统地进行口技学习。1956年,牛玉亮的终于圆梦:周志成收他徒。

  学习之路是辛苦的,但对于找到了为之奋斗一辈子目标的牛玉亮来说,也是快乐的。“口技学习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他说。日常听到的稀奇古怪的声音都是他模仿的绝佳素材。为了学蚊子的叫声,牛玉亮还使出了“苦肉计”。“学蚊子的时候,你得让蚊子咬你。它飞来的时候‘嗡嗡’地叫,马上就会飞走,声音一晃而过,只有任它咬你,才能抓住机会仔细听它的声音。口技演员必须深入生活,才能表演生活。”公园里的鸟、胡同里的猫、护城河的水流都是牛玉亮重要的“老师”。

  除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勤奋的练习也必不可少。牛玉亮的徒弟张建平告诉记者:“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无论在公园还是住所,甚至躺在床上,只要一有机会,我们都会去习练。”只有这样,才能把本来艰苦的练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把热爱和传承凸显在点滴细节中。

    

广学外语的口技大师

  辛苦的习练成就了牛玉亮的梦想,他成为一名中国艺术团的口技演员,将个人兴趣和职业完美结合。作为一名演员,赴全球各地演出是常态,从艺68年来,他出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观众展示了精彩绝伦的口技技艺,受到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称赞。

  除了痴迷于口技外,牛玉亮还对外语学习非常“痴迷”。徒弟张建平告诉记者,她的师傅每到一个国家,了解该国的风土人情后,还要和随团翻译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为的是在表演前用当地的语言亲口介绍口技,与观众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张建平说。

  口技的精彩表演有了艺术家本人用当地语言的亲切介绍,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在摩洛哥演出时,观众看完我的表演非常感动,说:‘我们都想象不到世界上还有这种艺术,中国人太聪明了,口技是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牛玉亮回忆道。

  他曾四次赴美交流演出。“后面几次,我去美国到大使馆办签证,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他们说,我给美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他说道。

  1996年,牛玉亮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演出,受到了当地媒体广泛关注。甚至有演出公司的老板希望“高薪”聘请他在当地工作,牛玉亮却拒绝了。他认为,赴美演出目的是促进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此外,口技这项传统技艺值得被更多国家的观众欣赏,因此,只有留在中国的艺术团,才有更多机会将口技表演给各个国家的观众,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

 

从传承到宣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口技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口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牛玉亮不遗余力,作出巨大贡献。面临从业人数少、历史资料稀缺等困难,他多次奔波在各地档案馆、文化局,完成了几万字的论证材料撰写,申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最终,在2009年和2011年,口技分别被列入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牌匾(尹康摄)

  申遗也为牛玉亮打开了从历史文化角度深入研究口技的一扇窗。他发现,中国口技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却没有著作专门介绍这项技艺。“这样的话,又何谈传承和发展呢?”他说道。2014年,由牛玉亮撰写的《中国口技》一书出版。“这本书集合了我从艺几十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对口技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成果。”他说道。

牛玉亮家中挂着往日的演出照片和书法作品(尹康摄)

  随着短视频的迅猛发展,耄耋之年的牛玉亮也“赶了回时髦”,在徒弟的协助下,开通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不为了博流量,也不为挣钱,只为了把口技带到大众面前,唤起大众对这项非遗的兴趣;把大自然的声音带到观众面前,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他说道。也许,正如张建平所说:“师傅对中国口技,永远饱含热情,永远保留初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