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嫦娥五号;星光;文化 | 打印
| 纠错 |
《星光》登月证书颁授仪式现场。
4月16日,嫦娥五号搭载《星光》登月证书颁授仪式暨节目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向节目制作方颁发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搭载证书”。近百位知名学者、外国驻华使节等各界人士出席活动,共同探讨《星光》节目创作和传播经验,向世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杜占元致辞。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致辞中表示,《星光》由10个国家的儿童共同演唱,展现了人类面对疫情时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战胜疫情的信心。《星光》播出后在全球受到广泛好评,海外点击量超过5000万。此次搭载嫦娥五号登月,《星光》有幸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体现了各界对中国外文局抗疫主题作品的认可和支持。作为一部优质的国际传播作品,《星光》之所以能够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传递了尊重生命、礼赞英雄、团结合作的理念,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产生了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情感共鸣。
吴旭致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局长吴旭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各国发挥各自文化底蕴优势,形成了全球携手抗疫的磅礴之力,也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秉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价值理念,各国文明才能在取长补短和相互借鉴中共生共荣,人类面对任何挑战和困难都能够战之必胜。
刘继忠致辞。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在致辞中表示,嫦娥五号在地月往返过程中搭载了抗疫主题节目《星光》,更加有效地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创是中国音乐人,来自世界各国的节目创作人员团结在一起,去讲人类抗疫的共同故事,并用九种语言演唱,以独特而浪漫的方式,向世界传递着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温暖并鼓舞着各国身处疫情的人民。
《星光》节目创作研讨会现场。
当日,在《星光》节目创作研讨会上,知名音乐人、《星光》词曲作者孙保罗,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津巴布韦共和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穆噶布库·杜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工作部主任沈昕,美国国家地理品牌内容及频道总监王雁,阿根廷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孔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虹英,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伊斯卡德等中外各界嘉宾围绕《星光》节目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进行深入交流。
抗疫主题音乐节目《星光》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报道杂志社解读中国工作室、划时代文化和腾讯发展研究办公室联合制作,邀请来自中国、韩国、巴基斯坦、委内瑞拉、意大利、津巴布韦、法国、伊朗、埃及、美国的十位小朋友用本国语言共同演唱,赞美各国在防疫抗疫中作出努力和牺牲的抗疫英雄。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搭载存储《星光》歌曲芯片顺利升空,开启了登月之旅。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