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盛敦煌艺术大展:以全新方式呈现传统文化

《北京周报》记者 魏尧  ·   2020-01-1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敦煌艺术;莫高窟;文化
打印
纠错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展厅里,观众站在长宽大约各十米的“洞窟”里,欣赏着敦煌壁画和佛像。这个洞窟是按照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原样复制的,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介绍,这个洞窟在莫高窟700多个洞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状况——印度和中国的石窟艺术和壁画风格同时出现,既有中国传统神仙形象,又有从印度传过来的佛、菩萨。


  观众在参观原大复制的莫高窟285窟,这个开凿于西魏时期的窟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这个洞窟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状况。(魏尧摄)

  敦煌研究院和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大盛敦煌艺术大展,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入融合,让观众在远隔敦煌两千公里外的北京也能近距离感受敦煌文物之美。该展览于20191215日开幕,持续到2020329日。 

  在展览现场,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介绍,敦煌石窟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绵延历史最悠久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石窟精美的壁画、彩塑艺术,真实见证了公元414世纪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交融荟萃,生动记录了古代社会的丰富生活。 

  但由于敦煌石窟艺术的特殊性,壁画石像很难实现异大规模地展出,在很长时间内,想要一睹这一文化瑰宝,只能去往甘肃敦煌。


观众使用VR设备参观敦煌艺术展。(魏尧摄)

  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和社会共享,自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多元数字技术,构建起敦煌数字文化资源宝库,敦煌的文物实现了高清可视化。近年来,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诸如3D打印等技术也运用其中,使得敦煌文物可以在互联网上360度地观赏,而且凭借超高精度壁画和佛像复制,实现更多异地展出。 

来自莫高窟第328窟的菩萨像是3D打印技术缩小复刻,吸引了不少观众。(魏尧摄)

  比如,观众在展览中被一尊缩小版的菩萨像所吸引,菩萨一腿盘坐于莲座上,一腿下垂足踏莲花,细节精美。它复刻自莫高窟第328窟的一尊菩萨石像,依靠3D打印技术制成。 

  除此之外,承办此次展览的凤凰卫视旗下数字科技公司凤凰云翔董事长钟大年介绍,筹备展览时,公司筛选出了时下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全息投影、VR技术和4K高清大屏,旨在打造沉浸式、立体式的观展体验。 

  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所说:“敦煌研究的目的是要传播、弘扬,要把敦煌文化发扬光大。希望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能够引起更大的影响,引起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进而通过展览把敦煌艺术带到世界各地,让敦煌艺术发扬光大。”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