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汶川地震十周年:永不消逝的羌文化

《北京周报》记者 刘婷  ·   2018-05-1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汶川;羌文化;文化
打印
纠错

  2018年5月12日,一部名为《云朵上的民族》的纪录片将在央视法语频道和法国同期播出。这部反映中国少数民族羌族文化的记录片选择在这个时间播出,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10年前的这一天,一场8.0级大地震(汶川地震)对中国西部省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及周边的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羌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对这个人口只有30万左右的民族来说,这场灾难的破坏性不言而喻。震区几乎覆盖了当时羌族人口主要的聚居地,2万多羌族人遇难或失踪,碉楼、吊脚楼等羌族建筑垮塌损毁严重,许多国家级的羌族文物被毁。生命逝去,家园毁灭,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 

  10年之后诞生的这部纪录片,意味着古老的羌族文化,在地震废墟上顽强绽放出复兴之花。 

 

唤醒羌历年仪式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是《云朵上的民族》的主要拍摄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羌寨之一。在汶川地震中,这个羌族村寨90%以上的房屋被损毁,全寨几乎成了废墟。历经10年,在政府及各界的援助下,月里村人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文化传承得到了延续。 

  羌族青年赵建康便是这个村寨复兴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之一。赵建康在大地震发生时,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对故乡念念不忘的他毅然放弃了在四川省巴中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参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羌族青年赵建康

  “当我想到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的文化,可能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作为一名羌族人,我觉得我必须做点什么。”赵建康说。 

  回到家乡后,赵建康创办了汶川古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羌历年暨古羌卦卧节(注1)传统仪式。羌历年是羌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作为羌族最大的节日,羌历年包含了丰富的羌文化元素,全面展现了羌族人的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记忆中最后一次大型的羌历年仪式还是1992年。”赵建康回忆说,他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羌文化从羌人的生活中活过来。 

  但羌历年的启动并非易事。羌文化一直是口耳相传,因此族中流传的大抵都是口头文学。回乡后,赵建康踏遍汶理茂,进行抢救性学习,通过录音笔、摄像机等设备进行初步的采集,再做精细的整理。 

  2014年起,赵建康先在月里村举行了小型的活动,唤醒村民们对羌族文化仪式的记忆,再用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场地筹备,羌历年仪式终于在20151111日正式启动。 

  仪式举办之前,赵建康及其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邀请各地的朋友前来村寨体验羌历年仪式。仪式从前一天下午一直持续到凌晨五点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村寨是这么多年来整个羌族地区唯一一个以传统仪式而非以展演形式来展现羌文化的村寨。”赵建康自豪地说道。 

  15年的羌历年仪式举办地非常成功,中央电视台、当地文化部、中央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以及成都的多所高校都寻求与月里村合作。“很多高校将我们村寨作为民族文化学习的田野基地,许多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是以我们村寨为田野点写出来的。”赵建康说。 

2015年羌历年暨古羌卦卧节

  赵建康的努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云朵上的民族》这部纪录片由此选择了月里村作为主要拍摄地。央视法语频道联合法国制片公司ÉTOILE NOIRE于2016年启动了纪录片拍摄工作,历时两年,这部重现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风貌的纪录片终于得以与观众见面。

 

从文化传承到走向市场

  羌历年仪式的成功举办,并没有令赵建康就此感到满足。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仅仅靠唤醒一个仪式的记忆是不够的。 

  “羌族建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比如说我们的婚礼和丧礼,如果在羌族建筑里举行,它呈现出的文化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赵建康说。汶川地震中,各地羌寨的羌族建筑很多都变为了废墟。16年起,赵建康的公司开始致力于建设羌族的传统建筑,并拍摄成纪录片,记录下建造的每一个过程,直到建筑封顶。


羌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建好的羌族建筑还将作为羌族民俗博物馆使用,”赵建康介绍说,“目前计划的是三个展区:农耕文化展区、羌族核心文化展区和多媒体展示厅。” 

  这些年来,赵建康还着力解决羌族的核心文化——释比文化的代际传承问题。释比文化是羌族的根文化,涵盖羌族的万事万物。赵建康和他的团队协助村中的老释比培养传承人。目前村寨中学习释比文化体系的已达10人之多,实现了老中少三代的活态传承。 

  赵建康是众多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而奔走的中国人中的一个。地震后,中国从国家层面加强了对受灾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文化部在震后第一时间成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将其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羌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表现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保护,除了传统村寨村容村貌的强化,还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申报和保护,羌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羌族文化研究的项目等。”羌族诗人、现任汶川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杨国庆介绍说。 

  四川省茂县的李兴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的传承人。李兴秀6岁时便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十几岁便能飞针走线。她的家乡距离汶川县城40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和羌文化核心地带,在汶川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

正在制作羌绣的妇女

  “在地震发生前,还没有羌绣这个叫法,我们管这个叫匝花。我想着苗族绣出来的东西是苗绣,我们羌族绣出来的可以叫羌绣。”李兴秀说。带着这个想法,她去当地的工商局进行注册。 

  但还没有等到注册上,汶川地震就发生了。10年后的李兴秀对于当时地震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当时非常很害怕,觉得一切都完了,道路都没有了,房屋都垮塌了,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就觉得羌绣肯定是没有了。” 

  地震之后,李兴秀每天都哭,也不再有心情做羌绣。但当地政府鼓励她不要怕,打起精神,带动其他人一起做羌绣,实现生产自救。这个时候,羌绣注册也成功了,她也被推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的传承人。 

  过去,羌绣或作为羌族人自己装饰生活的用品,或赠送友人,从未进入市场,不具有蜀绣、湘绣、苏绣那样成熟的市场。汶川地震后,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羌绣文化的保护和生产。随着全中国各地区对地震灾区的救灾和援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羌文化,羌绣开始走向市场,并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在政府的支持下,像李兴秀这样的传承人开始在各地组织羌绣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妇女不仅不用交学费,还可以享受补贴。李兴秀向学员们传授羌绣的刺绣、图案、针法等技艺,许多学员学成后,一天就能挣五六百。 

  据统计,汶川地震以来,李兴秀已经培训了两万多人次的绣娘。2014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16年,她在家乡茂县建立了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当地人致富。“现在来到阿坝州,会看到老年人、中年人都在绣,因为是在自己家生产,乡亲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挣到钱,补贴家用。”李兴秀说,“对于灾区人来说,一个家庭不能是等靠要,要坚强地自己动手,这样挣到钱就是光荣的。”  


走向世界的羌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赵建康和李兴秀为保护传承羌族文化所作的努力,正是中国为受灾地区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缩影。 

  “要想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是让文化自身去造血,而不是直接给他输血,让文化自身创造价值,这将是我以后思考和尝试的方向。”赵建康的想法与李兴秀的创业之路不谋而合。去年开始,赵建康对自己整理出来的羌族音乐和舞蹈做了一些改编,在不遗失原来羌族文化底蕴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的加工。通过中央电视台、上海国际民族文化节等媒体和活动,将羌族文化和农产品、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不断扩大着羌族文化的影响力,也改善了羌族人的生活质量。 

  李兴秀所坚持的羌绣文化也在政府的支持下走出了国门。地震后,文化部和四川省文化厅在国内外组织了多场羌绣的展示和展演。凭借精湛的手艺,李兴秀来到荷兰、美国、加拿大、韩国、泰国等地进行羌绣的展演,备受外国顾客的青睐。“去美国展示的时候,本来展览的东西是不卖的,但他们实在太喜欢,非要买,我就和他们签了订单。” 李兴秀说。 

纯手工羌绣——云云鞋

  “废墟上的一座时钟,永远定格在20085121428分。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消失。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羌族,与受灾的各族人民一道,经受了一场最严酷的考验。”这是10年前,经历了那场大地震后,北京《羌族文化展》中的一组墙画的导语,10年后,羌族,与受灾的各族人民一道,重建了自己的家园,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正是中华民族坚定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的证言。 

  1:卦卧节:“卦”,指牺牲品,特指羌历年仪式中祭祀用的羊;“卧”,是指牺牲精神。“卦卧”之意是指通过牺牲和奉献得到神灵的佑护,祈福村寨平安吉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