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投资集团赞助纽约市最具规格的年度公共艺术项目

《北京周报》记者 丁盈  ·   2016-06-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纽约;公共艺术;文化
打印
纠错

  

  

  (北美分社 纽约报道)6月6日,纽约市下城地标性建筑Liberty 28广场成了艺术的海洋。随着50架手绘的钢琴在纽约市下城地标性建筑Liberty 28广场亮相,不管是活泼可爱的孩童,还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的艺术家,各个年龄段的纽约客们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钢琴,即兴弹奏起钢琴曲。钢琴演奏家和百老汇的音乐家们也登上简易的舞台,为纽约市民带来一场户外的顶级音乐享受。纽约市最具规模的年度公共艺术项目Sing for Hope钢琴展(Sing For Hope Pianos)五周年庆典在此拉开帷幕。

  每年夏天,Sing for Hope都会选择当地及国际艺术家来创作钢琴,在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摆放两周的时间,以供所有人弹奏。迄今为止,Sing for Hope 钢琴展已在纽约市各地摆放了286件公共乐器,街头钢琴数居全球城市榜首。

  和前几届一样,有众多纽约名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2016 Sing for Hope的钢琴设计中一展身手,包括歌手Jessie James Decker及其丈夫、纽约Jets橄榄球队的Eric Decker和高级女装设计师Georges Chakra等。

  今年有所不同的是,这项备受纽约客们欢迎的公共艺术项目是由中国投资集团赞助举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持续了多年。中国企业家们也在不断摸索如何在落户异国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让当地人更好地接纳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给当地人创造社会价值。此次的钢琴展无疑是很好的一次“接地气”的实践。

  中国投资集团复星国际旗下的Liberty 28是曼哈顿下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赞助的一部分,复星国际将这座占地面积34,000平方英尺的大楼作为艺术家们的公共工作室,助他们设计由市民捐赠的旧钢琴。其中一架完成的钢琴将于6月9日至19日期间在自由街28号持续展出,供大众弹奏,而其余所有参展钢琴永久摆放在纽约的公立学校内,惠及13000名纽约市的中小学生。

  “很荣幸我们能支持Sing for Hope,为纽约市民提供艺术资源和举办艺术活动,丰富了市民的艺术生活,实现了Sing for Hope的使命。”复星国际纽约首席执行代表兼复星地产控股副总裁薄伟先生说道,“我们与Sing for Hope 及其他艺术团体合作,确保了Liberty 28将继续在曼哈顿下城区的文化生活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布朗克斯区南部和罗卡韦海滩,到史坦顿岛和时代广场,Sing for Hope钢琴展已经和纽约的夏天画上了等号。我们致力于为纽约营造音乐、艺术和社区氛围,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很荣幸这次能在Liberty 28为这些钢琴赋予生命。”Sing for Hope共同创始人Monica Yunus和Camille Zamora说道。

 

  背景资料:

  1.关于Liberty 28

  Liberty 28原为纽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由著名建筑师Gordon Bunshaft设计,曾是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的总部所在地。1961年,时任银行建设委员会主席的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主持了选址和施工监管工作。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刻的公众影响力,2009年,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被纽约市地标保护委员会(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指定为地标建筑。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楼坐落在华尔街金融区的中心地带,配备现代化设施,六条地铁线路直达,公共交通十分便利。

  中国投资集团复星国际于2013年12月收购该大楼,当时这个收购计划在美国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为了尊重纽约市民对这个地标性建筑的感情,复星保留了建筑物原有的名字,并对Liberty 28及其周边社区做了一个提供公共设施的长期承诺。

  2.关于Sing For Hope

  Sing for Hope创建于2006年,是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Sing for Hope汇聚了一大批兢兢业业的艺术家,包括歌剧演唱家、爵士音乐家、舞蹈家、木偶表演家、画家等等,通过他们的志愿服务,将精彩纷呈的艺术推广活动带给需要的纽约市民,并丰富他们的艺术生活。Sing for Hope最经典的公共艺术项目即Sing for Hope钢琴展,它充分展现了Sing for Hope的愿景,即“所有人的艺术”,每年吸引了约200万纽约市民和游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