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博森 · 2016-04-2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空袭;中美合作;电影;文化 | 打印
| 纠错 |
《空袭》中美创作团队亮相
2016年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空袭》新闻发布会4月21日在北京召开。现场,中美联合主创团队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展示了其特效制作水准,并宣布项目正式启动。据悉,电影《空袭》将于2017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之际,全球同步上映。
珍珠港事件后的1942年4月18日,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驶往日本海域,在杜立特中校的指挥下,16架载着80名飞行勇士的B-25米切尔轰炸机从航母起飞,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史称“杜立特空袭”。美军飞行员完成轰炸任务后弃机迫降地区是日军与中国军队战线交错的地方,中国军队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了这些飞行员。为此日军随后便针对救助过美军飞行员的中国百姓和村落实施报复,扫荡屠杀甚至使用化学武器,共计屠杀了25万人,致使浙江、江西等地百姓遭受空前伤亡,很多接待过美国飞行员的村庄也因此被夷为平地。电影《空袭》以此为原型,呈现这段中美鲜血铸成的友谊。
中美合拍巨制电影《空袭》的总制片人安东尼·斯科蒂(Anthony J. Scotti)和执行制片人当娜· 史密斯(Donna Smith)是美国业界顶级人物。其中,当娜担任执行制作人的影片包括《辛德勒的名单》、《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终结者》、《侏罗纪公园》、《卧虎藏龙》和《英雄》等诸多经典作品,是好莱坞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制片主席。澳大利亚籍导演布鲁斯·贝尔斯福德(Bruce Beresford)将担纲《空袭》导演。他曾6次摘得金球奖,6次斩获奥斯卡奖,其中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王牌搭档迪克·克莱蒙特(Dick Clement)和伊恩·拉·弗兰内斯(Lan La Frenais)是《空袭》编剧,他们的代表作有《珍珠港》和《勇闯夺命岛》等。《空袭》的特效制片人约翰·休斯(John Hughes)也来到发布会现场,展示了其代表作《少年派》和《速度与激情》等影片的特效制作过程。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