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李延声:对非遗传人增加补助

  ·   2016-03-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标签:全国两会;非遗;文化
打印
纠错

  全国政协委员、画家李延声,一直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鼓与呼。在今年两会上,他又交上了“要对非遗传人增加补助” 的提案。

 

建议每年补助3万元

  李延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和魂,而传承人是非遗的主角,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这几年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离社会现实需要还是有很大差距。据了解,由于社会变革,非遗被边缘化,是弱势群体。全国有不少地方存在‘人走歌息’、‘人亡艺绝’问题,应有更多扶持和帮助。我们亲眼看到,许多传承人是如何把他们的项目及传承视为生命,竭尽全力、千方百计把它传承下去。我们深深为之感动,为传承和保护工作我们应竭尽全力。在甘肃和政县农村,我们采访‘花儿’国家级传承人。多年来,他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花儿’歌词,编成册传播‘花儿’。如今他已七十多岁高龄,还自筹资金盖了一座小院,免费提供住宿和学习用品,向学生和年轻人传授‘花儿’。他的传承工作是艰辛而有成效的。”

  现在,对国家级传承人,政府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李延声认为,根据社会消费现实,建议增加至3万元。“国家级传承人有1986名,至今年已有259位离世。我国有13亿人口,国家级传承人数不到2000名,他们是为数极少的‘国宝’,为何不能增加些保护经费的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呢?2015年11月19日在俞正声主席主持双周座谈会上,我们也汇报了这个问题,俞主席说:给传承人补助1万元是少了,从现实情况看请财政部考虑应增加补助。”李延声说。

 

为非遗传人画像立传

  李延声的艺术人生很是精彩。

  他1943年5月28日生于延安,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艺委会主任。先后师从关山月、潘天寿、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黄胄等大师,擅长写意人物画,兼及翎毛、花鸟、山水,尤其以画鹿最为精到。

  “笔墨当为时代立传”。2011年,中国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遗保护上升为国家意志。受此鼓舞,曾为作家冰心、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作画的李延声开始辗转寻找这些非遗传人。除了用提案为非遗传人呼吁,李延声还用毛笔为传承人写像,并以清新短文记述传承人的特点及技艺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他深入了解并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方面。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称其为“为乡土天才立像,给民间精英戴花”。

  从2011年至今,李延声总是随身携带一份1986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他不畏严寒酷暑,不辞艰险苦辛,辗转山川田野间,寻找民间艺术家,为他们作肖像画,取得了大量直接生动的人物资料。更为难得的是,在为非遗传承人写真的同时,在人像旁描绘了传承人项目的特点或代表作。如今,李延声已为196位非遗传人画像。

  2012年出版的《神工》第一集收录了李延声为108位国家级传承人的画像和采访短文。这批画像都是对传承人直接采访面对面写生。有不少传承人年迈体弱,住在偏远山村,李延声就上门拜访,取得第一手原生态的资料。为他们一一画像后都请他们题写其技艺特色或人生感悟,至少也签上名字,留下珍贵记载。此后3年,李延声又艰难寻访90位传承人并为之画像,准备在完成108位画像后出版《神工》第二集。同时在收集素材基础上完成一批非遗题材的中国画创作。

 

与时间赛跑

  李延声在做一件与时间赛跑的事。

  从2011年开始追踪到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上已有226人去世。一些艺术家,如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古琴大师李禹贤,在李延声作画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非遗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印记。李延声为这些记忆镌刻写生,留下了历史印记。2015年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期间,“家园心声——李延声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展”亮相恭王府,此展举办不仅展现了非遗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也记述了非遗传承人的现状,受到各界好评。

  “草根沃野赛名花,香彻寻常百姓家,兰叶游丝描不足,绵长悠远踵增华。”书法家沈鹏在看过李延声一幅幅神采奕奕的非遗传承人画像之后,欣然赋诗。这些用毛笔记录下的、为百姓喜闻乐见、尊崇热爱的传统文化生活主角与精英,将中国画线条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传承人的生命意义与智慧之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题词:“神工绝技真国宝,妙手丹青写传人。”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为《神工》作序称:“延声先生从美术家的角度为传承人画像,堪称慧眼别具、匠心独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