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BR America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走近尼雷尔大桥(组图)

1 路牌.JPG 2 引桥.JPG 3 桥梁上方就是著名的坦赞铁路.JPG 4 大桥设有步行道.JPG 5 主桥体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JPG 6 .JPG 7 .JPG 8 大桥收费口,行人和自行车免费通行。.JPG
/
  •   路牌

  •   引桥

  •   桥梁上方就是著名的坦赞铁路。

  •   大桥设有步行道。

     

  •   主桥体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

  •   从桥上远眺库拉希尼海湾。

     

  •   骑车过桥是经济出行的选择。

  •   大桥收费口,行人和自行车免费通行。

  • 1 路牌.JPG
  • 2 引桥.JPG
  • 3 桥梁上方就是著名的坦赞铁路.JPG
  • 4 大桥设有步行道.JPG
  • 5 主桥体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JPG
  • 6 .JPG
  • 7 .JPG
  • 8 大桥收费口,行人和自行车免费通行。.JPG
  连接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区与海洋资源丰富的基甘博尼半岛的尼雷尔大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全长680米,主跨度200米,桥面宽32米,双向6车道,两侧有人行道,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斜拉式跨海大桥。

  尼雷尔大桥及引道项目的业主为坦桑尼亚国家社会保障基金会和坦桑尼亚国家工程部及国家公路局。中国中铁所属中铁建工集团于2012年1月中标并开始承建该项目。工程造价1.35亿美元。

  2016年4月19日,大桥建成通车。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在通车仪式上宣布,将“基甘博尼大桥”更名为“尼雷尔大桥”,以纪念坦桑尼亚开国总统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

  尼雷尔大桥道路是坦桑尼亚第一条双向6车道的高等级公路。项目的顺利交付使用,结束了当地几百年来全靠人工摆渡通过库拉希尼海湾的历史,有效缩短了两岸交通线,使周边经济突破了交通问题的掣肘,从而促进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缓解了原有公路网的交通压力,为旧有道路的改造提供了契机。大桥项目为坦桑尼亚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主要人员本地化率达到90%,管理层本地化率达30%,为项目周边大批劳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培养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同时也使公司更好地融入所在国。  《北京周报》记者陈姌 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