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BR America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一带一路·西班牙巴伦西亚:不爱斗牛爱丝绸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
  •   6月8日,游客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丝绸交易大厦”参观。位于市中心的古“丝绸交易大厦”,于1482年开始建造,1548年完工,用了66年时间。大厦楹柱和横梁上的每个雕像和花纹都有一个典故或来源,华丽的风格把十五世纪巴伦西亚丝绸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的富足展示得淋漓尽致。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6月8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乡村,一位农场主展示自己庄园的蚕蛹。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6月8日,工人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一家手工制作丝绸成衣的作坊工作。这家丝绸成衣作坊位于市中心商业大街上,一楼展示和售卖丝绸和成衣,二楼是手工制作的工作间。因为是手工制作,丝绸的售价非常昂贵。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6月8日,绘图和裁剪的工人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一家手工制作丝绸成衣的作坊工作。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6月8日,工人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一家手工制作丝绸成衣的作坊工作。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6月8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一家丝绸成衣作坊里,一名顾客在选购丝绸。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这是6月9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一家名叫比维斯·马利的丝绸纺织厂拍摄的正在工作中的机器。这家丝绸纺织厂的老板叫拉法·马利,他说为了避免风格单调,他聘请了10余名设计师,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各种花样。他每年的产量不高,仅有4000余米长的丝绸,但每种丝绸花样都是精品。他收藏了古老的纺织机器、100多年前的丝绸等物品,在老厂址做展览,供大家参观。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这是6月9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一家名叫比维斯·马利的丝绸纺织厂拍摄的正在编织丝绸的机器。这家丝绸纺织厂的老板叫拉法·马利,他说为了避免风格单调,他聘请了10余名设计师,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各种花样。他每年的产量不高,仅有4000余米长的丝绸,但每种丝绸花样都是精品。他收藏了古老的纺织机器、100多年前的丝绸等物品,在老厂址做展览,供大家参观。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6月8日,游客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丝绸交易大厦”参观。位于市中心的古“丝绸交易大厦”,于1482年开始建造,1548年完工,用了66年时间。大厦楹柱和横梁上的每个雕像和花纹都有一个典故或来源,华丽的风格把十五世纪巴伦西亚丝绸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的富足展示得淋漓尽致。  新华社记者李祯 摄

  • 01.jpg
  • 02.jpg
  • 03.jpg
  • 04.jpg
  • 05.jpg
  • 06.jpg
  • 07.jpg
  • 08.jpg
  • 09.jpg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西班牙巴伦西亚市的市政府日前宣布,不再允许在该市任何公共场所斗牛,同时取消对有关斗牛活动的任何政府补贴。今年年初以来,巴伦西亚市一直在积极推进各项与丝绸和丝绸之路有关的活动。6月9日至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络交流平台第二届国际大会在巴伦西亚举行。巴伦西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2016年世界丝绸之都。在十五世纪时,巴伦西亚因丝绸而成为西班牙最大的城市。到了十九世纪,丝绸贸易萎缩直到消失,城市发展也逐渐缓慢下来。现在,巴伦西亚市政府希望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带动城市全面发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