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BR America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婺源篁岭:美景源自创意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010.jpg 11.jpg
/
  •   游客们从景区内的栈桥上走过(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这是航拍的篁岭古村(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油菜花梯田里,景区专门打造的一处心形池塘(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在篁岭景区内,村民在制作售卖当地特色清明果,他们在搬迁下山后,又回到这里上班,不仅让游客品尝美食,也有了一份收入(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在篁岭景区内,一居民在晾晒食物,这种独特的情景也是当地景区专门保护并打造的(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在篁岭景区内,一居民在晾晒食物,这种独特的情景也是当地景区专门保护并打造的(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篁岭山村与油菜花梯田相互映衬(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篁岭山村与油菜花梯田相互映衬(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游客们在油菜花梯田中前行(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这是篁岭景区的晓鳙村美景(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游客行走在油菜花梯田里(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 01.jpg
  • 02.jpg
  • 03.jpg
  • 04.jpg
  • 05.jpg
  • 06.jpg
  • 07.jpg
  • 08.jpg
  • 09.jpg
  • 010.jpg
  • 11.jpg
  目前正是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最美的时节,凭借着油菜花梯田、徽派民居,以及心形梯田湖等诸多元素,篁岭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据介绍,2009年前,篁岭村破败不堪,古村濒临消亡。2009年,当地政府引进民间资本,对篁岭景区进行整体打造。由婺源乡村文化发展公司按照“以屋换屋”模式,将山上村民整体搬迁,再聘请村民担任各类服务岗位。同时,公司对篁岭特有的“晒秋”等美景进行打造,促进景观、人文和谐。如今,篁岭已成为婺源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日接待游客量最高纪录突破3万人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