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BR America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那些逝去的声音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010.jpg 011.jpg
/
  •   2012年2月24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当地记者手持当月在叙利亚身亡的美国记者安东尼·沙迪德(左)、法国摄影记者雷米·奥奇利克(中)和美国记者玛丽·科尔文的照片在叙利亚驻土耳其大使馆外参加抗议。  新华社/美联(张帆编辑)
  •   2012年4月10日,在黎巴嫩南部的一个村落,人们参加黎巴嫩摄像记者阿里·沙班的葬礼。4月9日,黎巴嫩“新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在黎巴嫩与叙利亚北部边界哈立德谷地遭到来自叙利亚一侧的枪弹袭击,造成该名摄像记者死亡,另有2名记者受伤。  新华社/路透(张帆编辑)
  •   这是2012年6月27日拍摄的遭袭击的叙利亚新闻电视台总部。据叙利亚媒体27日报道,一伙武装分子当天早上袭击了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的叙利亚新闻电视台总部,3名该电视台记者在袭击中身亡。  新华社发(哈西姆摄)(张帆编辑)
  •   2014年12月6日,也门和美国的特种部队在营救行动中发现两名外国人质已经死亡。两名遇害人质分别为美国摄影记者卢克·萨默斯和南非人皮埃尔·科尔基。萨默斯于2013年9月在也门首都萨那遭绑架。这是2013年2月11日卢克·萨默斯在也门首都萨那参与报道也门政治动荡两周年纪念活动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美联(张帆编辑)
  •   2013年11月4日,在马里首都巴马科机场,士兵抬着两名遇难法国记者的棺椁。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特派记者吉斯兰·杜邦和克洛德·威尔龙2日在马里东北部的基达尔市采访时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绑架并杀害。  新华社/法新(张帆编辑)
  •   2014年1月24日,人们在位于土耳其安卡拉的姆库故居前参加悼念活动。当天是土耳其著名记者乌卡·姆库遇害21周年纪念日。姆库生前是土耳其著名记者,一直致力于调查和报道有组织犯罪和贪腐丑闻。1993年1月24日,他在家门口被汽车炸弹炸死。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张帆编辑)
  •   2014年3月22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伊拉克记者在“自由伊拉克”电台负责人兼记者穆罕默德·贝达维遇害地点点燃蜡烛表示哀悼。穆罕默德·贝达维当日在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总统府附近与负责总统府保卫的库尔德安全部队士兵发生了争执,库尔德安全部队士兵开枪将其打死。  新华社/路透(张帆编辑)
  •   2014年3月2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萨达尔·艾哈迈德的家人和朋友哀悼他的遇害。阿富汗塔利班20日袭击首都喀布尔一家五星级酒店,造成9人身亡,其中包括法新社记者萨达尔·艾哈迈德以及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新华社/法新(张帆编辑)
  •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2015年1月8日声称处决了两名突尼斯记者。“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当天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这一消息。该网站同时还公布了遇害突尼斯记者索菲纳·舒拉比和纳齐尔·克塔里的数张照片。2014年9月8日,舒拉比和克塔里在位于利比亚东部的艾季达比亚地区失踪,随后一直杳无音信。这是2012年9月18日在突尼斯拍摄的索菲纳·舒拉比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张帆编辑)
  •   2015年1月8日,一名男子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广场前举笔哀悼恐怖袭击遇难者。位于法国巴黎11区的《沙尔利周刊》总部7日遭到武装分子袭击,造成包括该刊主编在内12人死亡、11人受伤。  新华社记者李根兴摄(张帆编辑)
  •   2015年8月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鲁文·埃斯皮诺萨生前的同事将相机放在他的墓地旁。墨西哥《进程》周刊摄影记者鲁文·埃斯皮诺萨于7月31日在首都墨西哥城一所公寓内遇害。这是今年以来墨西哥第七名被害的记者。这一案件共有5名被害者,均遭枪击而亡,尸体被发现时双手被紧捆,身上有明显遭虐待的痕迹。  新华社/法新(张帆编辑)
  • 01.jpg
  • 02.jpg
  • 03.jpg
  • 04.jpg
  • 05.jpg
  • 06.jpg
  • 07.jpg
  • 08.jpg
  • 09.jpg
  • 010.jpg
  • 011.jpg

  墨西哥媒体8月2日报道,一名摄影记者7月31日在首都墨西哥城一所公寓内遇害,死前似乎遭受虐待。这是今年以来墨西哥第七名被害的记者。新闻从业者一向承担着实时报道和舆论监督的职责。在履行这些职责的同时,他们也承担着随之而来的风险。据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统计,2014年全球新闻工作者在有目标的谋杀、爆炸袭击或枪击事件中死亡的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118人。在为失去优秀记者而悲痛叹息的同时,如何避免更多的记者身陷不测,保证新闻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