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新疆纪事 >> 正文

在新疆:我们的六十年

  ·   2015-09-23  ·   来源:中国网
标签:新疆;天山;油田
打印
纠错

“戈壁红柳”三代石油人:戈壁荒滩建设智能油田

  题记:茫茫戈壁,一株红柳,就是一部生命传奇。听乱石演奏,看黄沙漫舞,每一场狂沙的洗礼,都是青春印记。瞧,那满坡山花,开得正艳!

  现代化的操作间里,各色指示灯不停闪烁。

  熟练地操作着数字化平台,张戈总是想起爷爷给他讲过无数次的“当年”。

  爷爷张福善今年91岁了。说起60年前的事,一点也不糊涂。当年,他带着6个人到克拉玛依给1号井安装井架,为开采石油做准备。那一天,是1955年3月2日。

  “你问我当时这里啥样子?一句话就是啥也没有!没有路,只能在长满梭梭柴的戈壁上穿行。”

  茫茫戈壁,只有7个人。

  自己挖个大坑,上面盖上梭梭柴,就是住的“地窝子”。白天一刮就是12级大风,经常把人刮得迷路,晚上野兽嗷嗷叫,好在没有伤人。“雪水泡馕是我们的标配,菜啊什么的想都没法想。”

  当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原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井场上沸腾起来了。有的高喊,有的跳跃,有的舞蹈,有的大笑”。60年过去,克拉玛依油田公司相继发现30多个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超过3亿吨。

  第二年,张福善带着全家搬到了克拉玛依。那时,小儿子张宏标才4岁。

  小时候,张宏标对父亲记忆不深,因为他总是在井上,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张福善说:“没办法,那时候都是人拉肩扛,井离得远,没有车就回不了家。”钻井队和采油队的工人半年回一次家也很正常。一个夏天顶着40多摄氏度高温,一张大黑脸让孩子都认不出来了;一到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人都穿着羊皮袄、毡筒,走路扑嗒扑嗒的。

  1974年,张宏标从部队复员到克拉玛依油田运输处,开着大卡车为井上送泥浆。“虽不在采油一线,但我们也在为油田尽职尽责。后来,条件就好些了,1985年时基本都住上楼房、装上电话了。”

  “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油人的坚强、奉献和创造,催生了艾青的名篇《克拉玛依》。

  有了爷爷、爸爸两代石油人,张戈爱上油田就很自然了。

  爱听爷爷讲当年,也爱给爷爷讲今天。比如,在计算机上管理准噶尔盆地13万平方公里的油气田,“现在是数字化油田。点一下鼠标,千里之外的油气田就在眼前,人在办公室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再比如,克拉玛依风大,几乎每隔半月就要刮一次大风。以前一刮风,高压线路跳闸,抽油机就停了。风停后,就得一口井一口井启抽。“原来全部恢复启动,一天都不够。现在都是自动启抽,风一停,哗地一下全起来了。”

  这些新鲜事,常常把张福善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不就是千里眼、顺风耳吗!

  张戈说,现在正在建设智能油田。智能油田是什么样呢?一个全面感知、自动操控的油田,一个能够预测趋势、优化决策的油田。准噶尔盆地已经建立了测控网,油田的监控系统将由GPS系统升级到北斗系统。未来将用卫星系统支撑油气生产物联网……

  这个三代石油人之家,见证了克拉玛依油田从人工操作到智能管理的跨越,也折射了新疆从落后工艺到现代科技的巨变。

上一页1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