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两会聚焦 >> 正文

纾困政策助力复工复产,在华日企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北京周报》记者 金知晓  ·   2020-05-2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国经济;在华日企;财经
打印
纠错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对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内也带来一定影响。但近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全国复工复产已达到正常水平,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助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近日,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武冨博信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表示,得益于政府和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富士胶片在中国的工厂和销售公司已全部恢复生产,并成功将新冠疫情影响降到最低,2019年度增长率达6%。“富士胶片没有打算从中国转移或撤回生产的计划。”武冨博信说,“富士胶片会继续在中国市场不断寻求商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迈向先进化高端化作贡献。 

疫情期间,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湖北等地捐赠医疗诊断设备及物资(图片由企业提供)

  据商务部4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8200余家重点外资企业中,复产率超过70%的已占76.6%。在这当中,除了像富士胶片这样的制造业,很多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停业的餐饮服务业,也正逐步恢复正常运行。 

  在日本颇受欢迎的意大利餐厅连锁品牌“萨莉亚”,自200312上海开设中国1号店以来,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门店遍布苏州、南京、广州等地。据了解,萨莉亚在北京和天津地区79家门店已于415日全部恢复堂食,截至4月末,客流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0%,到5月中旬,已恢复至近60%。与此同时,和很多中国餐饮企业一样,萨莉亚也新开设了外卖业务,既为员工创造工作机会,也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北京萨莉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内山雅晓介绍说:“目前,萨莉亚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门店并没有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疫情初期我们就提早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从意大利进口的食材数量,基本可以保证未来半年的运营。” 

北京萨莉亚门店在上岗前和休息后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图片由企业提供)

  疫情之下,外资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经营,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为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各地各部门在财税、金融、社保、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外资企业也可以同等享受。 

  “助企纾困政策的及时实施,有力地支持了外资企业的复工复产。” 武冨博信说。据介绍,在上海市出台的28项相关政策中,富士胶片享受到了减半征收24月养老、失业、工伤这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政策,人事方面得到了“稳岗补贴”等,而且26月企业医疗保险征收比例也由原来的10.5%下降到5.25%,浦东新区政府还提前半年拨付了2019度财政扶持资金。而在北京和天津地区,萨莉亚餐厅也享受到了免征增值税、免除房屋租金等相关政策。 

  2019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表决通过,到今年1月该法的正式实施,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的步伐也没有因疫情而放缓。5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同时强调要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武冨博信说:“外商投资法的实施让外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变得更平等,海外汇款更加自由化,这对促进和保护投资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进展。此外,去年3月修订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也是值得关注的保护投资的措施之一。”此外,内山雅晓也透露,今后萨莉亚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增加门店数量,继续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意大利饮食。 

  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对疫情,世界各国应团结起来共克时艰。“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深感国与国之间在各个领域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交流不仅关乎世界和平,也将助力世界经济尽早复苏。”内山雅晓说,“我希望今后日中两国可以加强各个领域范围内的合作机制。” 

  而对于今后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业务开展,武冨博信表示,富士胶片将重点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以及包括电动汽车、环境以及信息通信技术(ICT)等在内的新的核心制造业。“尤其在医疗健康领域,新冠疫情过后,中国市场中既有的基本需求本身不会发生变化,但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仍可能改变市场的形式和质量。”武冨博信说。“我们将抓住这些变化,投入新技术,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回应中国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