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科技 >> 正文

“让我们共享数字电视的美好!”

  ·   2015-12-0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非洲;广播电视;四达时代;数字电视
打印
纠错

  怀着“让每一个非洲家庭都能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共享数字电视的美好”的“非洲梦”,电子工程师出身的庞新星2002年来到非洲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

  从2007年在卢旺达获得第一张数字电视牌照和无线频谱使用许可牌照开始投资建设,并于次年在卢旺达开始运营非洲第一个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至今,四达时代传媒集团已经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等30个非洲国家注册成立了公司,在16个国家开展了数字电视运营,发展用户近700万,成为非洲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

  四达在非洲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2008年8月开始运营以后就遇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但是,四达时代董事长庞新星决定不走寻常路,在西方对非洲的关注程度和投资意愿大幅度降低之时,庞新星决定“抓住机会疯狂发展”,把私募募集来的钱、公司积累的钱以及从银行借的钱,全部用到了非洲,截至目前累计投资近5亿美元。

  由此,四达在非洲进行了全面网络布局,并进而收获了数字电视发展的黄金季节。现在四达在非洲拥有三大网络平台,即节目中继平台,地面电视传输平台以及直播卫星平台,可覆盖撒哈拉以南45个非洲国家的9亿多人口。四达时代节目平台上传输着43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其中四达时代自办频道38个。

  除了引进节目外,四达还译制了大量中国影视剧,自行组建了配音团队,除了英语和法语,还选择了非洲的本地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译制的中国影视剧在非洲播出后收视效果远超预期,让非洲人民对遥远而又陌生的现代中国有了更多了解。四达时代在肯尼亚建设的26,000多平米的非洲总部及影视译制基地也将在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由于四达时代采用了先进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彩而又亲民的服务价格,从而真正做到了让普通非洲家庭能够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也逼迫着非洲原有的付费电视运营商提高其服务水平,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服务价格。

  “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长久。”庞新星表示。

  多年在非洲发展与合作的经验让庞新星认识到,中国与非洲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高度契合的利益以及合作共赢的前景。

  “中国和非洲没有核心利益的冲突,只是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中非之间的经济合作是真正的互补与互利共赢。”这是庞新星发自内心的感受。

  通过推动非洲的广播电视数字化,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全新产业,庞新星的非洲梦正逐步变成现实。

  而于1988年成立的四达时代公司正华丽转身为一个集广播电视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提供、数字电视运营、节目内容的制作、集成与发行为一体的传媒集团。

  在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之际,庞新星近日就四达时代在非洲的未来发展战略以及本地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与非洲》记者的专访。

  《中国与非洲》:中国与非洲之间一贯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题。四达时代与非洲国家是如何在发展中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的?

  庞新星:四达在非洲全力推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数字化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民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年来,四达采用PPP的合作模式帮助非洲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普及数字电视,获得了非洲各国政府的支持、民众的喜爱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在尼日利亚,四达时代连续三年被第三方机构评为最受欢迎的付费电视运营商;在乌干达,四达时代被政府授予“最受欢迎的投资者”和“最佳数字电视运营商”;在坦桑尼亚,坦桑政府向四达时代传媒(坦桑尼亚)公司颁发数字电视贡献奖,以表彰四达时代为坦桑尼亚在全非洲第一个完成数字电视整转所作的贡献;10月25号,四达时代被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质量管理委员会授予质量金奖。四达在非洲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如非洲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原来在非洲家用电器基本没有售后服务,现在不但四达在非洲的售后服务体系广受赞誉,而且也推动了非洲整个家用电器和服务业售后体系的建立;由于四达的存在,也使得我们的同行,不但把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起来,也把服务的价格大幅度降了下来。“让每一个非洲家庭都能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共享数字电视的美好”这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全体四达同事的共同愿景。我们通过普及数字电视和规模运营来获得效益。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长久。

  《中国与非洲》:作为电视运营商,近年来四达在内容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庞新星:搞电视网络运营内容很关键。这些年四达在内容建设上投入越来越大。在非洲,人们对体育十分喜爱,对足球更是到了狂热的程度,所以我们今年先后开通了7个体育频道,购买了像德甲、意甲、法甲等世界一流足球赛事整个撒哈拉以南的独家媒体权利。我们也考虑在体育频道中引入中超的比赛,帮着引进非洲的运动员到中国的俱乐部踢球。这样不但促进了中非的体育交流,也会扩大中超在非洲的影响。中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也不少,比如游泳、跳水、体操、乒乓球等,其实中非文化体育交流潜力非常大。四达也会逐渐地把中国的优势体育项目的赛事直播引入到四达的体育平台上来,并且加强线下的推广活动,让体育也成为增进中非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除了将很多中国优秀的电视剧、影视作品译制到非洲去,四达也在考虑把非洲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和纪录片也翻译到中国来,真正地加强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中国与非洲》:请您谈谈未来五年四达时代在非洲发展的战略?

  庞新星:四达非洲的发展战略要与非洲的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一致起来。国际电联要求其成员国在2015年6月17号前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进程。但由于非洲各国发展水平不一,非洲最迟关掉模拟信号的时间可以推迟到2020年。所以推动非洲数字化也是四达时代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在未来五年,四达要继续全力推动非洲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在推动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同时,使四达非洲网络的用户规模达到三千万户,投资并运营的国家达到四十个,成为非洲用户规模最大的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内容建设:要把大量优秀的中国影视剧译制配音,用非洲本地主流语言打造多语种的中国影视频道;要支持本地的内容建设,投资本地的传媒企业,繁荣本地文化;要开播四达电台、电视台;要把世界上的优秀影视剧引入四达平台,从而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丰富的四达内容体系。三是要利用逐渐建立起来的四达平台的影响力,推出“智慧家庭”,将互联网的运用与数字电视很好的融合,为国际电联和非盟提出的“智慧非洲”的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中国与非洲》:四达注重本地化战略的实施,积极发展和培养本土员工。您曾经说过“发自内心的尊重”是最好的管理。这句话在践行本地化战略时候是如何体现的?

  庞新星:四达时代员工总数超过四千人,其中在非洲有三千多人,本地员工占比94%以上。四达有两位非洲人在集团当副总,在非洲既有高级的本地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有普通的员工,而且员工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本地员工定期到总部接受培训。员工不管是什么肤色,只要进入四达的“门”,就是“四达人”,大家是平等的,互相尊重,融合在一起的。

  《中国与非洲》:四达时代在非洲发展的同时,是如何关注非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

  庞新星:为推动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四达在2011年6月创办“非洲数字电视发展论坛”,论坛以推动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为主题,探讨实现非洲数字化的模式和途径。论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已经举办到第五届,一届比一届与会代表人数多,而且一届比一届与会代表的层级高。今年参会的国家已经达到35个(由于影响的逐渐扩大,本届论坛第一次有5个亚洲国家的代表参加),代表人数达130多人,其中正部级的代表有13人。非洲数字电视发展论坛对推动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非洲政府都认为,四达推动非洲的数字化发展,包括举办“非洲数字电视发展论坛”,都是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广播电视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服务,富人和穷人都应该有权利享受它。而我们现在不仅仅在城市布网,还主动在边远地区部署网络,甚至通过直播卫星实现村村通,这些都不完全是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小的方面讲,我们也不断在给一些非洲的学校、福利院赠送机顶盒和电视机等物品。在非洲发生埃博拉疫情时,我们公司的员工除了坚守岗位以外,公司还积极地拍摄公益广告,宣传如何防范埃博拉疫情,消除社会恐怖心理,帮助人们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非洲当地的政府、民众和媒体均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尤其在几内亚,我们当时拍的防范埃博拉的宣传片在当地家喻户晓,几内亚的新闻部长多次在不同场合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做这些完全出于自愿,是发自内心的行动,而不是作秀。因为一个企业只有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才有存在的价值。

  《中国与非洲》:您走了这么多非洲国家,建立了非洲各地的公司,您觉得从非洲人那儿学到了什么?

  庞新星: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地方应该向非洲学习。比如非洲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比我们高很多。我第一次去非洲去的是南非,坐旅游大巴去国家公园时,前面的大巴掉下一个垃圾袋,这时我们的大巴司机立即停下来把它捡起来,装到了自己车的垃圾袋里面。后来去开普敦的一个景点时,一位朋友在禁烟区抽烟,一位非洲老人上去说对不起,然后把小铁罐放在跟前,意思是把烟掐灭。另外,非洲很多动物到处跑,而在中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现象。再就是,非洲人很有秩序,尊重法律和秩序,很少见插队的、抢路的。像非洲这些对自然的尊重,对秩序的尊重,也包括对法律的尊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