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中巴应携手推动更加公平普惠的全球气候治理规则

  ·   2025-11-2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全球气候治理;中巴;COP30;时事
打印
纠错

  

  近日,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接受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记者陶幸、魏明昕,中国网记者郭晓红联合采访。以下是采访全文:

  

中国与巴西都是生态资源大国,也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您认为中巴可以在哪些具体领域深化绿色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深刻凝练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其精髓在于探索将生态优势高效、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同统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巴西作为致力于生态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大国,在加强环境治理、促进能源转型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制订了一系列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

  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共同的课题,中巴两国作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和生态资源大国,肩负着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新路径的共同使命。多年来中巴已共同研制6颗地球资源卫星,对于加强亚马孙雨林地区等环境监测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巴及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防震减灾带来帮助,成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未来,双方应深化战略对接,将各自的资源与产业优势转化为协同发展的绿色动能,具体而言,我们可在以下领域重点推进:

  一是绿色交通。圣保罗等巴西大城市的公交车辆仍以燃油车为主体,污染大,燃料费用高,电气化转型需求巨大。今年上半年,圣保罗市市长努内斯访华期间,中巴两国企业就向中方采购电动大巴事达成协议,有关中资银行还为此提供1亿美元融资支持。未来双方在此领域仍有广阔合作空间。

  二是绿色城市。垃圾围城是很多大城市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圣保罗等大城市也有同类情况。中国在垃圾发电方面具有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中国电建正在实施巴鲁埃里垃圾发电项目,双方可持续推进相关合作。

  三是绿色贸易。中国是巴西大豆的最大买家。每年大约有300亿美元的巴西大豆出口中国,占巴西对华出口总额的约三分之一。中国进口商越来越重视在大豆贸易领域与巴方开展绿色合作。2024年5月,首单“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巴西大豆运抵中国,相信中巴双方在绿色贸易领域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

 

  当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巴西召开,中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合作案例?未来有哪些潜在突破点?

  中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根植于共同的发展诉求与对人类未来的责任,已形成技术互鉴、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共赢格局。众多成功的合作范例生动诠释了这一理念:

  三峡巴西公司在巴拉那帕内马河流域持续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累计投放约2600万尾鱼苗,通过联合科研、社区讲座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深植人心,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修复的和谐统一,荣获巴西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奖。

  国家电投巴西公司在圣西芒水电站应用的创新技术通过“无人机+人工智能”的智能监测系统,对库区植被恢复进行精准管理和科学评估,该成果已在国际遥感会议上作为典范分享,为大型水电项目的生态管理提供了低成本、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国网巴电CPFL公司“电网安全置换造林”计划在保障供电安全的同时为城市增添新绿;“CPFL在医院”项目为数百万患者带来稳定、绿色的医疗环境,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其在北里奥格兰德州推动的“蜜日乡村”项目,将风能开发与蜜蜂养殖、社区赋能巧妙结合,让居民切实感受到“风中取能,蜂中取甜”的绿色发展红利。

  展望未来,中巴合作的潜在突破点在于推动这些成功模式的规模化、体系化,例如共建“数字绿色走廊”以推广智能环境监测技术,拓展绿色金融工具以支持更多清洁能源和生态项目,在COP30等多边框架下,携手推动更加公平普惠的全球气候治理规则,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坚实支撑。

 

 文化交流在增进中巴两国人民理解与信任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领区内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中巴人文交流故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交流在增进中巴两国人民理解与信任方面,发挥着润物细无声、深远持久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和巴西同为文化大国,各具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魅力,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持续升温、异彩纷呈,有力地促进了双方文明互鉴,拉紧了中巴人民心灵相通的纽带,丰富了中巴命运共同体内涵。我到任以来已出席数百场文化活动,切身感受到中巴文化交流的蓬勃生机和广阔潜力。

  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高水准艺术团体相继来圣保罗成功演出,跨越山海互访交流,为推动两国民心相通注入活力。前不久中央芭蕾舞团带来大型原创舞剧《过年》,融合西方芭蕾舞剧和春节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东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演员们高超的技艺、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为巴西民众带来一场高水准视觉盛宴,中巴舞者同台献技更是赢得全场喝彩,生动体现了当前中巴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的良好势头。

  领区内4所孔院汇集超过3万名师生,致力于推动中巴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其中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迄今已举办的第十届圣保罗中国电影展,推动上百部中国优秀影片走进圣保罗,为推进中巴影视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学院连续多年举办“端午遇上丰收节”文化活动,融合中国端午节和巴西丰收节习俗和文化元素,参与者们感受到中巴不同的文化魅力,体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乐趣。此外,圣保罗大学中国中心成立,“留学北京展”在圣保罗成功举办,圣保罗州立大学与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湖北大学签署共建中文专业的协议等教育合作相继开花,相信未来将培育更多英才,进一步促进中巴关系发展和民心相通。

  本地约26万华侨华人辛勤耕耘、积极融入,为当地发展作出宝贵贡献。“欢乐春节”“中秋嘉年华”“端午龙舟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吸引本地中巴数十万民众参与,影响力日益扩大。圣保罗侨社与莱米市政府联合打造“中国文化日”品牌活动,汇集本地华侨华人、莱米市巴西艺术团体精彩表演和文化、餐饮美食展示,吸引了圣保罗州内地城市民众踊跃参与。自2017年起,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每年都在伊瓜苏举办“伊泰普中秋之夜”庆祝活动,今年还将活动舞台移至象征能源与合作的伊泰普水电站,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汇,展现出两国人民携手合作、面向未来的精神。

  我馆与州政府联合举办的短视频、摄影及征文比赛,吸引数万名青年踊跃参与。特别是今年“中国与巴西:跨越山海的友谊”主题征文比赛,共收到1万多篇来自圣保罗州青少年的参赛作品,展现了巴西学生对中巴关系的理解和热情,并从他们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巴两个发展中大国之间跨越地域、共谋发展的真实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巴人民之间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深厚情谊,令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这些日益深入的交流,有效促进了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巴民间友好的纽带更加牢固。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明年我们将迎来“中巴文化年”。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民相知相亲,为中巴友好深入发展注入长久而强劲动力。

  责编:季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