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 · 2025-09-0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九三阅兵;俄罗斯;时事 | 打印
| 纠错 |
我在沈阳度过了夏天的最后几天。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沈阳最主要的历史古迹是沈阳故宫——如今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清初皇宫。我住在它附近的一家宾馆,因此晚饭后便去那里散步。
那是一个温暖的夏夜,白日的酷热被宜人的凉意取代。博物馆当然已经关门了,但旁边的广场上依然人头攒动。看,在台阶上,一位母亲铺开草席,带着两个儿子和一辆自行车坐在那里;一群人正围坐着打牌;再远一点,在凉亭里,有人沉浸在麻将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了时间。因为天已经黑了,所以有人用手机为他们照明。一个在中国标准看来并不算大的舞蹈队伍,正伴随着便携音箱里的音乐起舞。
然而,更让我注意到的是那些摄影师,他们在为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们拍摄夜景写真——这是当代中国一个显著的潮流:对古老传统、对过往时代服饰风尚的重新兴趣与复兴。
而在不远处,离这个静谧优美的角落几百米的地方,则是熙熙攘攘的人流——那就是沈阳最繁华、灯火通明的旅游街——中街。街上有数不清的商店和餐馆,这里是时尚青年们的天地,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带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们,这里有五花八门的娱乐设施。空气中弥漫着安宁与平和,同时又夹杂着夏日即将结束时的一丝淡淡的惆怅。
然而,尊敬的读者或许会问:对沈阳一个温暖夏夜的描写,和北京即将举行的阅兵式,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其实紧密相连!正是因为有了一支强大、装备精良、铁一般纪律的军队,中国人民才得以这样安定无忧地度过夏夜,庆祝节日,乃至举办像天安门阅兵这样宏伟盛大的官方活动。
而我之所以对这一世界级盛事有切身体会,是因为十年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我作为《俄罗斯与中国》杂志总编辑亲自到场。我亲眼拍摄了中国领导人和到场的各国元首——他们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而媒体记者的看台就在他们下方三十米处。我亲眼看到,国家主席、三军统帅习近平乘坐黑色礼宾车从天安门城楼驶出,受阅的方阵像一个精密的有机体般整齐地走过天安门广场,并齐声向他致敬。
这些方阵同样给在场的外国记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来自友好国家的媒体记者们由衷赞叹阅兵的宏大规模,而一些西方记者脸上的表情则截然不同——带着怀疑和不信任。然而,当最新型防空导弹系统、超音速巡航导弹、洲际弹道导弹、战略巡航导弹以及主战坦克依次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们也无法掩饰内心的震撼。尤其是当隐身战机、舰载预警机以及舰载战斗机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时,那种震撼更是无可回避。我确信,这些记者在各自的媒体报道中,也真切地记录下了这种震撼。而这正是中国政府在组织阅兵、邀请外国记者观礼时所期待的结果——向那些不负责任的世界领导人传递明确信号:任何胆敢威胁中国、企图阻碍中国发展的侵略者,都将面对中国军队的坚决反击,不论其多么强大!
我要提醒的是,这些都是我在此前一次北京周年阅兵时亲眼所见。而在过去十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事技术不断升级,拥有了世界最强大的无人作战系统:既有空中的,也有水下的无人装备,甚至搭载战斗激光的无人机。还有微波武器、军用机器人、蜂群无人机等等。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俄两国元首相互出席对方国家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庆典,充分彰显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担当,展示了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正确二战史观的坚定决心。中俄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了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典范。他表示,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就是要会同所有志同道合国家,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初秋,大概是中国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夏日的炎热渐渐退去,人们开始为中秋节做准备。如今,饥饿可以说已经离开了这片土地。过去,中国农民即便在节日里也常常心怀忧惧,时刻提防着外敌入侵或内乱袭扰;而今天,他们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守护着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与威望,我曾亲眼见证——作为记者,我曾获准采访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我则在2015年的阅兵式上亲历目睹。
我深信, 2025年9月3日阅兵,必将为不仅仅是中国的安全,更是整个亚洲大陆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因为,正如我所反复强调的那样,它将让任何妄图干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侵略者,彻底打消念头。(翻译:李文瀚 责任编辑:丁盈)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