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数字防灾看重庆

相玉婷  ·   2025-08-1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活力中国;重庆;时事
打印
纠错

  “本轮降雨累计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4984户12167人,成功预警避险灾险情3起,灾情可控,情况平稳。”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欣慰地介绍道。

  8月10日至12日重庆大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全市有28个区县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合川、云阳等2个区县超过25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到255毫米。11日至12日两天,总共发生了25起地质灾害。而在此前,重庆市已续18天高温,大量区县干旱严重,如此旱涝急转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令重庆面对本轮致灾性强的降雨有如此底气的关键原因,在于重庆独创的数字产品——“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演示“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的应用。(相玉婷摄)

  小流域气象风险预警,这是韩列松在与记者介绍“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相关情况时更习惯称呼的名称,他认为这更能体现重庆市研发这一平台的特点,即细化到小流域。不同于其他省市风险预警触及到县级区域,依托于本系统,重庆市的风险预警能精确到全市4208个小流域,并且根据气象预报的12小时、6小时、2小时、1小时进程,进行递进式的气象和地质灾害预警。预警信息一来,3分钟左右就能计算出风险情况,经研判纠偏后发布。接入此系统的14个市级部门和各级基层单位便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重庆灾害预警“如有神助”般的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平台为何如此“神通广大”?韩烈松一语道出:“我们的系统附着在全市三级治理中心系统上”。重庆市2024年宣布建成“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三级治理中心系统于不仅于今年被列入国家数据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也是数字重庆建设最大特色和亮点。如今依托于三级治理中心的“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在地面端能够集合相关部门约48800多个监测设备和集中视频监控数据,联络到全市15000多名的网格员,实现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域的实时管理,还能进行预警发布和协同处置。在天空端利用遥感监测以及三峡库区的11个固定无人机、492个移动无人机巡查布下“天网”,这使得“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成为灾害检测预警当之无愧的智慧大脑。

  重庆以数字技术筑牢防灾屏障,不仅在本轮旱涝急转的考验中交出亮眼答卷,更构建起 “天空地” 一体化的智慧防灾体系。这一模式为全国多地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了可复制的 “智慧样本”,让数字赋能防灾减灾的理念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一屏掌控、一览无余、一键智达,也生动诠释了数字中国建设在守护民生安全、提升治理效能上的深厚潜力与坚实成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