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牛望道:中国未来会走向何方?

牛望道  ·   2024-03-1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牛望道;时事
打印
纠错

  美国总统拜登称“中国经济是一颗定时炸弹”,而亿万富翁马斯克最近呼吁对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BYD)征收关税或设置贸易壁垒,这二者有何共同点?答案很简单:西方通常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特别是在评估中国的经济增长、生产系统和体制结构方面产生扭曲和不切实际的看法,这种看法既没有历史根据,也缺乏背景常识。

  拜登重复了许多西方分析师和媒体的老调,他们断定中国模式将会崩溃,因为当下中国的增长不同于经济改革初期。事实上,中国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也并不像2000年代初期那样达到两位数,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有关。我以前曾写过,中国已经知道根据不同时期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为每个时期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策略。

 

寻求平衡和可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十年有所减速,这一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对智利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罗萨莱斯几年前的分析很感兴趣。他指出,中国领导人不再将GDP增长视为经济增长的唯一和充分指标。过去四十年以来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导致了环境和分配问题,同时也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增长和福祉差距。而且也认识到,不能永远期望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这位智利学者提到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涉及到产品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本世纪初,中国必须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以创造必要的就业岗位来减少失业率,这些就业岗位主要与制造业相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中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7.8%,并雇用了近48%的劳动力。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需求更大,这使得今天的中国可以以较低的增长率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以容纳每年寻求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员工。在2016年至2019年间,这一增长平均约为6%。下面的图表显示了过去46年来中国进行改革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化。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年)

  罗萨莱斯指出,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额外因素是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他补充说,如今,中国GDP增长的一个百分点,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总量的影响比大约15年前更为显著。他解释说,2000年至2018年间,中国GDP增长了5.2倍,因此,2018年中国GDP增长的两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相当于2000年的一个百分点。新的情况是,以2000年为基础,到2022年这一比例增至8.2倍。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中美之间存在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这在围绕贸易和技术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争端上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上得到了体现。以德国为例,尽管今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显示出了压力迹象,受到中国需求减少的影响,尽管这并非其增长减缓的唯一原因。2022年,中国连续七年成为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279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活跃:其中,大众汽车公司近一半的利润来自于中国市场。

  在前文中我提到,中国领导人不再视GDP为评估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十多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强调了“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并对“无序资本”采取了严厉措施。他反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在中国,70%的家庭已经拥有房产,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房地产供应远远超过需求。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遏制房地产投机,限制过度杠杆的开发商信贷,并要求这些企业将债务控制在资产的70%以下。目前,政府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表现出更加坚定的意愿。正如习近平主席曾在某个场合指出的那样,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为什么拜登预测的定时炸弹没有爆炸

  众所周知,今年是美国的选举年,民主党总统正在寻求连任。在这种情况下,拜登试图展示他推动美国经济的能力,以此来争取选民对他的信心。为此,除了总统推出一系列政策之外,中国问题将成为官方一个常提的话题。除了炒作中国“经济和金融脆弱性”等问题外,美国再次搬出民主和人权,台湾问题,南海冲突,以及专利和知识产权话题。尤其是,美国现任政府将再次指向一个领域,即中国近年来领先于美国的高科技领域。11月的选举中,拜登的对手将是前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对拜登来说,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应对中国对华盛顿全球霸权构成的所谓挑战。

  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冲击,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这影响了全球经济并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然而,正如许多分析人士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观察到的,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是显著的,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领导者。而且,中国是2020年唯一一个迅速增长的大型经济体,这种增长率让其他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难以想象。进入2023年后中国经济的反弹,甚至超过了政府设定的目标,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同年初步数据显示,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约占三分之一,这个数据本身就非常令人震惊。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IMF指出,这种复苏得益于内需的推动,尤其是私人消费,以及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和家庭减税以及用于缓解去年国家遭受的自然灾害影响的财政支出。

  尽管西方媒体和分析人士一再预言中国经济将崩溃,但我认为良好的增长前景仍然存在于2024年以及此后的一段时期。刚刚在全国两会上宣布了今年的增长目标将是5%左右。

  为了解释这一点,我将援引德国的中国问题研究所发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文章提出了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复兴重新调整经济的努力方向,而且这将在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实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将加强对经济主体的引导,使其朝着三个主要优先事项发展。

  首先,是设定了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和稳定供应链的目标,以避免其他任何国家对中国在资源、技术、资本或市场进行“卡脖子”的情况发生。

  其次,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做出了巨大努力,重塑自己的国际经济联系,并使其多样化,以扩大其供应商,以确保稳定长期的原材料供应。同时,中国还寻求扩大出口市场,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领域。 “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项目,其金融补充部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及其他措施,如人民币国际化和金砖国家使用新兴市场货币的策略,都是中国在这方面努力的明确例证。

  第三,是巩固和加强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对于中国人来说,发展仍然是重要的。然而,近年来,他们已明确将内部市场风险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最明显的例子是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去杠杆化,而不是优先考虑无节制的增长。因此,中国各省和地方政府转而将资金投入到科技领域,而不是过去一直依赖的房地产行业。

  对于当前的中国政府来说,经济资源应该投向实体经济的战略性领域,主要是高技术制造和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半导体等。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如房地产或互联网消费,被认为不具备战略意义。因此,政府为与增长目标一致的企业设立了奖励和福利,“小巨人”企业联合倡议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已有一万多家企业被归类为“小巨人”企业。据北京一家工业研究所的统计,截至去年年中,约有3600家新获得认证的小巨人企业(其中86%为私营企业)获得了17.5万项专利。在列入名单并发布了半年度财务报告的611家小巨人企业中,超过90%显示出盈利。与此同时,其中428家增加了对研发的投资,其中17家将其投资增加了超过100%。所有这些小企业都基于研发强度,表现出强大的收入创造能力,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

  中国政府另一个支持的经济领域是清洁能源。一篇最近的文章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关键生态组件(如风力涡轮机和电解器)的主要供应商。中国拥有高达90%的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市场,并且“正在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出口的领导者和冠军”。

  很明显,中国政府决定朝着以创新和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迈进。这一模式最终旨在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同时赋予高附加值的活动更大的权重。在这一点上,一个必然的问题是这是否就足够了。

  经济学家迈克尔·佩蒂斯指出,拥有顺差的经济体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来获得顺差的,这些政策会或明或暗地强制家庭为制造业提供支持。他提供了一个可能看起来有些奇怪的数据:中国的GDP占全球的约18%,却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31%以上,而全球消费总额却不到13%;而美国的GDP占全球的24%,却仅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不到17%,但却占全球消费总额的近27%。基于这一点,他指出,在这些持续出现顺差的经济体中,内需的疲软实际上反映了产业政策的另一面,即带动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因此,尽管加大对产业政策的承诺,中国目前正着眼于内需,以避免不平衡发展。针对未来12年展望2035年发展的新增长计划,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房地产投资也包括在内,但明确指出住房不能成为投机品。一个创新的特征是“银发经济”,旨在改善老年人护理系统,以及为退休人员提供融资福利,并促进抗衰老治疗领域的医学研究。这里所讲述的都与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之内将中间产业收入翻番的愿景有关。

  中国政府拉动内需的一个事实就是春节期间国内消费的激增。与消费相关的是,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降低物流成本和促进大规模更新设备,以及消费品的以旧换新,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加强实体经济。为此,政府鼓励各家庭进行汽车、家电等耐用品的置换,以及在工业和服务领域推动技术现代化。

  我们了解到,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深化改革,特别是在税收和财政制度方面。具体而言,旨在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结构之间的不平衡。

  金融方面,确保金融稳定已成为当务之急的大事,特别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以预防潜在的风险。中国政府已不是第一次寻找解决房地产危机的可行方案,而且一直在加强对该行业的监管。好消息是,中国政府有序地推动经济政策以增强需求,例如降低抵押贷款利率、佣金和其他收费,甚至放宽获得贷款的条件。

  在股市方面,中国已经迈出了巨大的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市场的措施。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计划与中国大陆的储蓄相连,将使其重新夺回金融界的领先地位,就像在美国贸易压力之前一样。为此,2022年9月,实施了一个计划,首次允许中国的零售投资者在香港购买国际股票,这同时使得这个“特别行政区”的交易平台对于寻求利用中国大陆重要资本储备的国际发行人更具吸引力。据估计,截至2020年底,大陆投资者在金融资产上拥有20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8.8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总额将以每年10%的复合增长率增加,达到预计的32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3.3万亿美元)。

  当局考虑的另一项措施将允许中国大陆的投资者以港元或人民币交易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简化了结算程序。此外,该措施旨在扩大人民币跨境双向流通渠道,推动人民币的长期国际化进程。

  最后,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推出中国国债期货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在中国债券市场的额外风险管理工具。所述的这些机制对于帮助中国资本获得全球机会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所述,我可以断言中国经济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都呈现出良好的前景。正如我试图论证的那样,中国经济远未到达崩溃的边缘。相反,风险是可控的,某些行业的繁荣也没有预示着经济会出现严重的衰退。

  我想以一个涉及埃隆·马斯克的轶事来结束这篇文章,这个故事展示了中国继续以公平和可持续的方式增长的能力。在一个2011年录制的视频中,这位南非籍美国大亨被一位东方记者采访。当记者问他是否认为中国的比亚迪公司在电动车发展方面是竞争对手时,马斯克笑得合不拢嘴。讽刺的是,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比亚迪不仅超过了特斯拉成为了这类车型的全球头号制造商,而且在国际销量方面也超过了特斯拉。更重要的是,最近有消息称,中国电动车行业正在购买大型货轮,以克服运输给其全球雄心带来的瓶颈。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向海外运送了491万辆汽车,但迄今为止缺乏像丰田等日本竞争对手所使用的大型货轮。这一物流障碍导致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仅占3%,尽管其车型新,价格也比竞争对手便宜得多。比亚迪,中国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2年内购买8艘巨型货轮。第一艘货轮于1月中旬离港,于2024年2月抵达荷兰和德国。与此同时,可怜的马斯克恳求美国政府实施关税,以保护美国市场免受他之前嘲笑的中国汽车的影响。【作者曾任阿根廷驻中国大使(2021-2023年)和阿根廷参议院国际关系主任(2012-2015年),目前是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UNLA)中阿合作与联系项目的负责人,该文转载自其微信公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